大雁塔,名慈恩塔,唐永徽三年玄奘在寺内西院修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大雁塔初建时是五层方塔,核心为砖面土,后改造为七层方亭。唐历年间改为十层,明代为唐塔加砖面。
大雁塔建于唐永辉年间,原名慈恩寺塔或慈恩寺塔。在唐高宗,玄奘为了收集从西域取回的佛经、造像、舍利子,于永辉三年春三月主持修建大雁塔,并按印度波系亲自设计。当时有五座塔,高约60米,砖面土。虽然爬不上去,但每层中央都有遗迹,还是12000个,有10000多粒。50多年后,砖缝长满了植被,最终导致塔身受损。
大雁塔作为唐代现存最早、最大的砖塔,是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原,融入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