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农历八月初八原本是祭祖祭神的农历日子,日期不固定。南北朝时,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把香谷果做成粥,分发给善良的男女,于是腊八节就有了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农历十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古代,人们有在这个月祭祖的习俗,人们会猎取动物来祭祖和祭神。“猎”和“腊”是一对常用字,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
人们也把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称为“腊月”。但由于腊月适合祭祀,所以人们祭祀的日子并不固定,也就是说古代的“腊月”并不固定。
但南北朝时,腊月初八被固定为腊八节,此后一直定为腊月初八。2019年的腊八节在2020年1月2日。
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会用香谷果制成“长寿粥”分发给弟子和善男信女,腊八节就成了佛教节日。于是就有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除了吃腊八粥,还有煮“五豆”、吃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麦仁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