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是山东的代名词。
齐鲁是中国的一个地域名称。“齐鲁”源于先秦时期的齐、鲁。是齐、鲁的统称,最初是国家概念。齐和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诸侯国,是西周王朝在东方行使统治权力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年,东部沿海的殷人和东夷人势力强大,不服从统治,屡次反叛周朝。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商安之乱后,周王把最得力的两个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在商安、博古旧地,建立了鲁国和齐国,以安抚东方的殷人和夷人。
齐国和鲁国被封的时候,各个地方都在百里之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吞并战争,两国领土不断扩大,基本控制了现在的山东地区。齐是以山东淄博为首都,山东以东的土地;鲁是一个以山东曲阜、济宁为省会,位于山东西部的土地。公元前256年,楚国灭了鲁国,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齐国。因为文化的融合,“齐鲁”形成统一的文化圈,统一的文化圈形成“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所以成了山东的代名词。
荀子最早使用“齐鲁”作为统一的地域概念。齐鲁和秦的人文有什么不同?齐鲁有“礼义之地”之称,而秦缺乏礼义文化,这是政教之别造成的,而不是人性之别。此后“齐鲁”一词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泛指齐、鲁。或者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今天的山东;或者作为地域文化的概念,指的是齐鲁的文化范围。山东,被称为"齐鲁",或简称为"鲁",或"齐"的别称,就是这样形成的。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相对固定的地理范围。
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虽然确定得很晚,但它是以古代齐鲁的地理范围和齐鲁文化为基础的,最终汇成一个独立的体系。而且这个地域文化圈是在齐鲁先秦时期形成的,而不是山东成为行政区划之后。山东成为全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一,齐鲁文化的地域特色反而被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