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入股新东方在线

书读百遍2022-09-01  11

腾讯控股出售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 持股比例从9.04%降至1.58%

美联社6月20日消息,根据HKEx披露的文件:腾讯控股于6月15-16日出售7460万股新东方在线股票,减持后持股比例从9.04%降至1.58%。

相关阅读:

新东方跌幅超过20%!多家外资银行“大逃亡”...

从6月14日开始,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英投证券等多家外资均逢高减持新东方在线。其中,摩根士丹利几乎是“清仓减持”,两天卖出超7200万股。与此同时,南下资金正在加仓。

近日,新东方的直播间“东方精选”因“双语直播”引爆网络,商品单日销售额从百万跃升至千万。与此同时,新东方在线股价接连飙升,短短一个月上涨近10倍。6月8日至6月17日,港股新东方在线上涨514.25%。

然而,暴涨的背后,是股价的下跌。6月17日,新东方在线股价冲高回落,收盘下跌12.59%。6月20日,新东方在线盘中跌幅扩大至20%,截至发稿时达到20港元,较前期高点下跌近40%。

与此同时,自6月14日起,“聪明钱”开始大幅减持套现。摩根士丹利几乎是“清仓减持”,两天卖出超7200万股。与此同时,南下资金正在加仓。

多家外资银行“大逃亡”

根据Wind数据,记者注意到,6月14日至6月17日,多位境外投资者逢高减持新东方在线。

以摩根士丹利为例。6月15日和6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别减持3531.45万股和3668.89万股,涉及金额分别为5.85亿港元和10.49亿港元。摩根士丹利自去年底以来持有新东方在线约7300万股,但短短两天就减持了7200万股,几乎是“清仓减持”。

汇丰分别于6月14日和6月15日减持366.65万股和701.71万股,涉及金额3937.82万港元和1.16亿港元。6月17日,摩根大通减持1545.04万股,涉及3.86亿港元。

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英投证券等。在新东方在线股价飙升的同时,所有公司都进行了大幅减持。

与外资大量套现不同,南向资金头寸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南向资本共持有2.76亿股,较前一交易日增长7.2%,最近5日累计增长52.76%,最近30日累计增长46.86%。累计持股市值达69.04亿港元,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增至27.59%。7日近期数据显示,新东方在线跃居南向基金净买入第三位,合计净买入13.96亿港元。

此外,中资机构对新东方在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仓。Wind数据显示,6月15日,海通国际增持336.15万股,涉及5566.64万港元。同日国泰君安增持277.15万股,涉及4589.6万港元;富途证券增仓320.39万股,涉及5305.6万港元。

机构争论新东方在线估值上限

6月17日,招商证券发布研报,将新东方在线下调至中性,目标价26.70港元,原因是目前估值过于激进。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新东方在线目前的估值需要对应近3000万元的日均GMV和35倍的市盈率。这种外推假设过于激进,因此评级下调至中性。

招商研报指出,近期通过商品双语直播,东方精选在业绩上有所突破,直播间粉丝超1300万。最近几天,平均每日GMV达到1500万至2000万元,自6月以来累计GMV已超过1亿元。这一亮眼的业绩推动新东方在线股价自6月9日以来上涨了541%。新东方正面的网络公众形象和专注农产品的策略是其在直播间的竞争优势,但不建议将短期业绩过度推向长期业绩前景。

也有券商对新东方直播工作室的判断较为乐观,认为其盈利能力高于大多数MCN。

“一般的MCN公司,指的是王耀网络、天下秀等。,有净利润/GMV(商品交易总额)3%-10%不等。我们认为东方精选的盈利能力将高于大多数MCN公司。东方精选基本不买流量。而交通成本是影响MCN公司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教师为核心的主播团队,潜在薪酬或分成比例低于头部人才。据Boss直聘了解,东方精选直播间新聘主播的工资大致在2-4万元/月,而同等流量(10万人同时在线+)的头部主播工资远高于此。增加自有品牌的比例可以提高盈利能力。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更好,其占比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中信证券江亚团队表示。

同时,上述团队提醒,新东方在线股价短期内因业务出现拐点,从底部上涨较多,有回落风险。公司业务拐点初现,需要时间证明其稳定性。目前公司市场关注度较高,需要关注每日GMV波动对短期股价的影响。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需要积累和验证。

此前有电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新东方直播间的选品和供应链管理模式决定了模式能走多远。

“‘东方精选’的评选主要以农产品和图书为主。目前这两类直播的竞争没有美妆和3C数字赛道激烈。”杭城一家短视频KOL孵化平台的经理叶晨曦(化名)告诉记者,“最近交易量激增,说明情感消费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农产品直播在品类和价格上并不一定有优势。客户单价低,物流成本高,中间损耗率高,质量控制难,可能导致后期利润的压缩空。”

作者:唐,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标题:《十倍牛股跌20%!很多外资银行“大逃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345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