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独家|欣旺达启动汽车电池业务分拆计划,电池公司新一轮估值亿元

支出法2022-08-31  18

36氪独家|欣旺达启动汽车电池业务分拆计划,电池公司新一轮估值200亿元

文|李

编辑|杨轩苏建勋

黑暗车企欣旺达最近有大动作。据36Kr消息人士透露,欣旺达已于2021年底启动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分拆上市计划,其子公司欣旺达电动车电池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EVB”)将作为独立公司上市预计2023-2024年提交IPO。

另一位投资人告诉36Kr:欣旺达EVB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预计金额超过30亿元,估值200亿元。上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124亿元。如果本轮融资顺利,欣旺达EVB的估值将增长61%。

密集的融资节奏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奔跑下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前,2月24日,理想、小鹏、蔚来等19家投资人以24.3亿元人民币对欣旺达EVB进行增资,获得欣旺达EVB约19.5%的股权。

对此,36Kr向欣旺达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欣旺达没有任何回应。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出政策“室温”,迎来真正的市场爆发时刻。

万达是近年来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亮点。根据欣旺达2021年财报,其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为29.33亿元,同比增长584.67%。但其动力电池业务仅占欣旺达整体业务收入的7.85%。

据了解,3C消费电池仍是欣旺达的核心业务。2021年,欣旺达手机数码电池业务收入207.95亿元,占总收入一半以上,同比增长26.77%。从主航道业务和动力电池业务的增速来看,后者无疑是欣旺达全力转型的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2019年以来,欣旺达已与雷诺、日产、吉利、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SAIC乘用车等车企达成合作。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0年动力电池的装载量仍在前十。2021年,欣旺达以2.06 GWh的装载量排名中国第十,今年一季度排名上升至中国第九。根据5月份最新排名,欣旺达在电池加载行业排名第五。

持有满单是其受到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一般车企有2-3家电池供应商,二次电源占车企订单的20-30%。

而一个投资人对欣旺达的定位是“两个供应商之王”。

他告诉36Kr:“欣旺达确实无法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LG新能源、比亚迪等头部公司竞争行业第一,但有可能成为二供之王,争取在每个车厂都有稳定的二供位置,这将保证欣旺达整体有非常好的装机量。”

欣旺达的一位员工也告诉36Kr:“对于战略客户,至少要保证两个供应商的身份,争取一个供应商。”

一位投资人告诉36Kr:欣旺达电池业务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近20亿——接近其2021年动力电池业务营收的70%。

但电池行业投资金额巨大,仅靠企业自身输血很难。

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今年5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定向增发450亿元,将用于增加公司产能135GWh此外,其在宜春、贵州、厦门、宜宾等地的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655亿元,对应产能约218GWh。

上述新增产能约353GWh,投资金额1105亿元。预计2025年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产能将达到670GWh以上。

同样,欣旺达也在密集扩充电池产能。2021年8月起,欣旺达计划在江西南昌、山东枣庄、广东珠海、四川什邡建设130GWh动力电池产能,投资超过600亿元。目前欣旺达已经落地和预计落地的电池生产基地有十个。

如果都靠自己,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营收和产能。独立融资和分拆上市无疑将有助于欣旺达EVB筹集更多资金,加快产能扩张。

“不过,相比行业内其他玩家到2025年500、600GWh的产能规划,欣旺达的产能规划偏保守,应该更大胆。”上述欣旺达员工表示。

此前,欣旺达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40GWh,但该员工表示,2025年之前的产能计划可能是之前计划的两倍。

随着动力电池子公司的分拆,欣旺达能够在更多资本的帮助下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欣旺达副总裁梁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目标是跻身国内动力电池前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游需求异常旺盛的情况下,电池行业上游的锂资源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中游电池企业一直承压。最明显的是,2021年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净亏损10.6亿元。这将继续考验欣旺达的工业供应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248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