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的反导系统

描写黄河的诗句2022-08-31  14

中国反导系统试验成功,神秘大功臣值得我们记住

中国星光(ID: hrxg2020) 原创

作者:中国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一个比福建舰下水更大的新闻刚刚震惊了世界。

中国国防部发布:中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取得成功,不针对任何国家。


国防部微博截图

为什么这个消息的意义甚至大于第三艘航母?

因为很多国家都有导弹防御系统,但是能够精确实现中段反导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

毕竟在大气层外打子弹拦截子弹,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功。

而且反导技术的威力非常强大。如果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领先世界5年的反导技术,那它根本就不怕任何国家的任何导弹。如果地球上没有其他大国来威慑这个,那就全完了。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示意图

中段反导技术的重要性不亚于核武器。所以,中国每一次成功的中段反导试验,都是足以震惊世界的新闻。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反导系统,CNMD。

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这里有一些缩写网络的说法,但是全世界都是用这些规则命名的。各国导弹防御系统简称如图。

这个系统的背后,有两个神秘的英雄。今天的中国,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一个是中科院院士。他的名字叫李伟(ZHI)。

[br/]李莉

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李丽丽,从小受到从事航空空工作的父亲的影响。

他动手能力超强,会自己组装水晶接收机和晶体管收音机,中学会做飞行模型飞机。

18岁考入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

这是一个在我们故土孕育的没有出国读书的未来巨星。

博士一毕业就直接去了航天科研院所,从事反[/k0/]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工作。

在反导问题上,毛泽东和钱学森在1964年就说过,“如果5年做不到,10年也做不到,15年总要做到。”

但反导试验已经注定,“反击系列”低空高速反导试验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先锋系列”反导火炮也因为射程不够精确而停止了。

实现先辈巨星未竟的反导雄心,成为新时代青年科研工作者必须肩负的重担。

李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1992年,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人,他在反[/k0/]导弹武器系统的电子对抗技术中,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测试系统——李伟,业界开始认可这个名字。

1997年起,从事远程反[/k0/]导弹武器系统新体系总体设计研究。

在该型号研制过程中,历任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总设计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的制导系统技术途径和工程实现方法,解决了拦截等国防重大实际问题。

导弹的寿命是壮丽的。2006年起,李伟担任中国动能反导试验系统总设计师

先辈未能实现的梦想接力棒被他牢牢握住。

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2010年,中国西北大漠,呼啸的拦截导弹直刺苍穹空,

几分钟后,地面指挥屏上一盏标志性的灯亮了,拦截导弹命中目标。中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大获成功!


2010年央视报道

反导,被誉为世界军事最先进的技术对抗。尤其是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是最难的一个。

但是,在众多科研巨星的努力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掌握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

洲际导弹是矛,反导拦截是盾。中国矛盾在手,第一次在大气层外打子弹拦截子弹。这一重磅消息震惊了世界。

这一年,总设计师李伟获得了中国航天基金会2010年度“国防科技重大突破特别奖”特别奖。


李伟获得“国防科技重大突破特别奖”[br/]

除了李伟,还有一位荣获军委一等功的顶级反导专家。他叫陈德铭。


陈德铭

当毛泽东提出反导的时候,一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退下来的神秘军队落户西北大漠,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场。

作为这支代代相传的神秘军队的接班人,陈德铭从踏上这里的那一刻起,就决心死在戈壁滩,葬在一枚导弹旁。

我们的祖先种下了反导之火。进入21世纪后,这颗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有一年盛夏,某新型导弹在试飞,弹头失效后解体“消失”。如果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失败原因,也会给保密工作带来很大隐患。

有关单位给出了几十个碎片着陆点,分布在上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但两个半月过去了,战士们在60多度的高温下差点中暑身亡,却依然一无所获。

不知所措时,基地研究员陈德铭说:“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之前的计算可能有方向性问题!”

让人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呢?

面对挑战,陈德铭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经过七天七夜,最终落点确立,搜索范围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好消息很快就来了。弹头找到了,就在他说的范围内!

陈德铭的能力有目共睹。30岁时,他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用4枚试验弹,完成了原定的9次成功试验。

这样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但他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啃”了无数专业资料,不断完善计算方法,最终确保该型导弹尽快完成测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高兴地说:“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太了不起了!”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有军人血性的陈德铭,很快被提拔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

上级要求的新反导试验必须在2010年完成。

背负着如山般的重任,陈德铭奔波于靶场和各个科研院所之间。他带领团队起草了上百份试验文件,一举突破了三项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国反导靶场建设闯出了一条路。

最后测试通过,出现了故障,大家齐心协力排除了,但还是有些顾虑。经过分析,陈德铭郑重声明:没问题!

最终发射测试如期举行,一举圆满成功。陈德铭因其突出贡献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


陈德铭

在和平年代,想获得军委一等功简直太难了。

有人这样解释:立功立领三等功,卧领二等功,家领一等功。

可见一等功是九死一生,尤其是活生生的一等功,实在难得。

全国400万军人中,只有350位活着的战斗英雄诞生。

由此可见,能在和平时期获得一等功的陈德铭,在反导技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意义重大。

在中国西北大漠写得精彩,让天空空穿越反导拦截华丽的弧光。

以李力、陈德铭为代表的科研院士,军事专家,一次次为中华民族开拓汹涌澎湃的核防御。

由于他们的努力,中国在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和2018年2月5日进行了三次反导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国防部此前通知

现在,2022年6月19日,国防部宣布反导试验再次成功。

这是我们在中段反导技术上的第五次突破。中国的CNMD反导系统震惊了世界,鼓舞了人们。

在荒凉的西北,广袤的戈壁滩,有这样一句台词:让一切敌人在我们的胜利面前颤抖。

这就是CNMD反导系统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和平稳定的原因!


戈壁滩上的标语

中国国防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李伟;中国导弹试验项目组顶级专家陈德铭。

保卫祖国,奉献一生,流血牺牲,无惧老去。

他们是伟大的英雄,接过了先辈们的巨星之梦,肩负着中华民族利剑守护天空的伟大梦想,让我们先辈守护的这片土地代代相传,让这个国家变得真正富强,让人民安心,让敌人颤抖。

今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向以李毅、陈德铭为代表的所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人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196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