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可以调皮到什么程度?深圳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提到孩子大哭起来。
2019年10月,广东深圳刘女士因三岁女儿所在幼儿园要求孩子转学,向媒体求助。刘女士对此感到非常气愤。
刘女士说:“现在幼儿园要求孩子转学。这个时候,所有的幼儿园名额都满了。我们把孩子转移到哪里?”
家长刘女士
听了刘女士的话,记者问:“是不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太调皮,才被要求转学?”
刘女士听了这句话,委屈地哭了出来:“我女儿在学校不调皮,却总是因为太老实被欺负!”
我只听说淘气的孩子可能会被要求转到幼儿园。为什么老实的孩子会被要求转学去幼儿园?
经过一番打听,记者了解到,原园拒绝了孩子“太多的事情”,因此要求家长将孩子转学。
令人不解的是,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是无辜的。她能有多少“东西”能让园方不喜欢要求孩子转学?
3岁的小女孩
01.宝贝女儿去上学。
刘女士和丈夫罗先生都是深圳本地的普通上班族,女儿小罗三岁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
刘女士和她的丈夫参观了他们居住地附近的所有幼儿园。经过一番比较,夫妻俩决定把女儿送到当地一所名为百世龙幼儿园的学校。
据刘女士介绍,这家幼儿园在当地规模较大,口碑较好。幼儿园的老师非常负责。
出于对学校的信任,她给女儿报了这个幼儿园。
幼儿园
刘女士回忆,女儿刚入园,就开始离开家人进学校过群居生活,很不适应。
每天早上女儿都哭着不想去幼儿园。看着女儿因为上学每天哭得死去活来,刘女士和丈夫心疼极了。
让刘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园里的老师对小罗的哭闹行为很有耐心。
在小罗被学校相对排斥的那些日子里,老师总是特别照顾小罗。
最终,在刘女士和幼儿园老师的配合下,小罗终于不再每天哭闹着要去上学,这让刘女士和丈夫终于松了一口气。
女儿顺利入园后,刘女士对园方和老师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她觉得给女儿选的学校是对的。
但是不久之后,女儿小罗发生了一件事,让刘女士对幼儿园的印象一落千丈。
女儿入园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刘女士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幼儿园园长的电话。
“您好,您是小罗的父母吗?”打电话的人声音急促。
刘女士心里产生了疑惑。回答完之后,她问,“是的,我是。你是 ?”
确认刘女士身份后,对方支支吾吾:“我是.....我是幼儿园的园长,非常抱歉。你女儿在幼儿园出了点小意外。能不能过来配合处理一下?”
听到这里,刘女士心里“咯噔”一下。她的女儿是“丈夫的心肝宝贝”。现在女儿出事了,她急得不得了:“我现在就去!”
幼儿园办公室
简单回复后,刘女士马上请假,跑到女儿的幼儿园。
我女儿怎么了?
02.在花园里意外受伤
当刘女士到达学校时,她看到了正在哭泣的女儿,陪同她的是校长和班主任。
看到刘女士的到来,女儿哭得更伤心了,抱着受伤的小手让妈妈看。
刘女士简单看了一下,女儿右手食指上出现了一个肿胀的血泡。
右手食指有血泡
这时,校长率先发言:“小罗妈妈很抱歉。孩子在学校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不小心挤到手了,现在手上都是血泡。”
然后孩子的护士老师也说话了:“小罗妈妈,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们没有及时看护孩子,导致孩子发生了意外。真的很抱歉!”
刘女士不接电话,一直问女儿疼不疼。她女儿一直在哭。
见刘女士不接电话,园长赶紧加了一句:“小罗妈妈,我和你一起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请医生帮忙处理伤口!”
这次刘女士同意了,于是主任陪着刘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处理伤口。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孩子只是单纯的皮外伤,破了血泡,消毒包扎,定期换药就可以了。
医院对孩子的伤口进行处理后,学校的主任很快支付了医药费,并频频向刘女士道歉。
刘女士看到校长道歉这么诚恳,也没多说什么。那天她带着孩子回去了。
那天回去后,刘女士不放心女儿手上的伤口,翻来覆去看,回想起女儿在抠血泡时流了那么多血,心疼不已。
第二天,刘女士没有送女儿去幼儿园,而是带女儿去了另一家好一点的医院检查伤口。
女孩右手血泡
没想到,因为女儿手上意外的血泡,刘女士带着女儿来回跑了14家医院。
事实上,从刘女士在女儿受伤后的表现来看,她明显过度保护了女儿。
为了孩子手上的血泡,她跑了14家医院。真的很难理解。
不久后,小罗手上的伤口完全愈合了。按理说,一切都应该恢复正常。孩子们去上学,母亲去工作。
然而,女儿好了之后,刘女士越来越生气。她带着女儿去了14家医院,检查费和误工费就几千块钱。
最重要的是,她怀疑女儿的伤可能是其他孩子故意造成的,因为在问她女儿是怎么受伤的时候,虽然没有表达清楚,但大致意思是有孩子碰了她,造成了伤害。
校长
于是,刘女士向园方提出:要求造成女儿受伤的孩子家长道歉,并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
听到刘女士的这个要求后,园长直接拒绝了。
她认为,小罗的受伤完全是意外,不是孩子故意的。班上的两位老师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因为意外而让孩子和家长承担责任,学校的主任认为有点不合理。毕竟学校里孩子那么多,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虽然校长拒绝了刘女士的要求,但校长承认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她和两位育儿老师都有责任,园方也没有回避责任。
校长和两位老师再次向刘女士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承诺再也不会发生类似事故。
校长道歉后,以个人名义转账2000元给刘女士,算是对孩子医药费和家长误工费的补偿。
转账记录
事情处理到这个地步,园方并没有推卸责任,积极配合解决问题。按理说已经忍无可忍了。如果刘女士不肯放弃,她就得寸进尺。
好在刘女士没有再追究,小罗的手指伤也就过去了。
按说出事后园方会格外照顾小罗。
但不久之后,小罗又在幼儿园“受伤”了!
03.旧伤刚好,又添新伤。
就在女儿在学校手指受伤后不久,刘女士在女儿身上发现了“新伤”。
一天晚上,刘女士在给女儿换衣服的时候,发现女儿的背上有很多抓挠的红印子。
看到女儿背上的红印子,刘女士和丈夫赶紧问女儿怎么了。刘女士夫妇从女儿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得知,女儿背上的抓痕是被其他孩子抓的。
女孩们
听了女儿的话,刘女士夫妇怒不可遏。他们认为她的女儿在幼儿园肯定被欺负了。
如果女儿没有被欺负,为什么在幼儿园会接二连三受伤?
第二天一大早,刘女士和丈夫一起去了幼儿园,找到校长和老师征求意见。
面对来势汹汹的家长,小罗班上的两位老师一脸无辜的对视着。他们两个老师很确定,小罗在学校根本没有被欺负。
“我女儿背上的抓痕是怎么弄的,还不被欺负?”小罗爸爸大声问老师。
幼儿园老师被小罗爸爸暴力攻击,委屈得热泪盈眶。他说,“天气热,蚊子多,班里的孩子都自己挠。有的孩子指甲长,抓得太用力,身上就会有抓痕,其他孩子也会有类似的抓痕。”
校长
幼儿园老师的说法按理说是合理的。毕竟孩子因为控制力不好,用力过猛是正常的。
但刘女士夫妇并不相信老师的说法。他们从女儿口中得知,是被别的孩子抓住的。
为了证明清白,该校主任特意调取了监控录像。在观察刘女士女儿在公园的生活时,并没有发现有孩子欺负她。
不过,小罗也没使劲挠背。小罗背上的抓痕是怎么来的?
方老师说孩子上厕所或者睡觉的时候不经意的抓挠,所以视频里没有出现。可能是小罗在视频外抓伤了自己。
看到视频中确实没有孩子欺负女儿,刘女士夫妇没有直接证据,只能对老师的说法半信半疑。
这一次,结束了,但不久后,刘女士和丈夫又去幼儿园大闹了一场。
原因是刘女士夫妇在女儿的腿上发现了一块小淤青。刘女士夫妇听女儿描述是其他孩子造成的。
面对刘女士夫妇的频繁来访,小罗的两位老师吓坏了。他们反复解释,孩子多,学习上偶遇很正常。这绝对不是孩子们被欺负。
但这一次,刘女士夫妇不再相信老师说的话,逼着老师给个说法。
最终,负责照顾小罗的两位老师被迫掩面而泣,一次次喊着委屈。
网络图
在园长的好言相劝下,刘女士夫妇才愿意休学。
刘女士和她的妻子离开学校后,罗晓班上的两名老师哭着找到校长,要求辞职。两位老师说,“在的压力太大了,这个孩子承受不了!”
导演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04,互不信任,无奈转让。
看到老师们情绪崩溃,导演感到无比委屈。这两位老师都是跟了她很多年的老师,人品都很可信。
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当记者采访校长时,校长的情绪崩溃了,他哭了:“我们好委屈啊!”
主任的答复
短短五个字道出了无尽的辛酸。
校长哭着对记者说:“不是我们不留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根本不信任我们幼儿园和老师,所以我建议家长为了孩子好,帮孩子转学。当然,如果家长能继续信任我们的老师,我们也不会拒绝他们的孩子继续入园。”
当记者看到校长和老师们都在为一个孩子齐声哭泣时,心中感慨万千。
最终,在记者的调解下,园方退还了孩子的学费,刘女士为女儿换了园方。
回顾整个事件,真的说不上谁对谁错。毕竟孩子的受伤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可以知道,从园长和老师处理问题的态度来看,园方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至少,园方能够负责任地行动,不回避问题,积极配合解决,是非常难得的。
刘太太急于保护女儿,父母也能理解。至于她是否太在意,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们不做过多评论。
学前教育专家的话,值得很多家长学习。
“上幼儿园后,班里的孩子特别多。有小磕碰,小摩擦是很正常的。也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家长可以用故事来引导孩子如何沟通、合作、和解,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非常重要。”
教育专家
最重要的一点,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和老师建立信任关系。如果家长不信任老师,这种不信任会传递给孩子,只会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误解。
三岁的孩子,其实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在要求孩子诱导回答时,通常会加入主观判断。
当孩子被问到很烦的时候,就会附和家长的问题,这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对于这件事,你认为是园方不负责任还是孩子家长保护过度?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