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包拯,很多人都被他的正直感动。实际上,包拯的童年非常艰苦,他被父母遗弃,由他的嫂子抚养。正是这种环境磨练了他独立、坚毅的性格,赢得了仁宗皇帝的信任。包拯迷案,深受百姓爱戴。但包拯在破案上的耿直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
1062年,因为包拯要处理一些事情,突然身体不适。但被解救出来后,又忍痛送去官府培养。皇帝得知这一情况,赶紧派太监送药,没几天就死了,从包拯发病到去世的时间只有13天。在古代,可以说是猝死。所以有人说皇帝给了他药,其实没有证据。
在此基础上,有人大胆假设包拯是被宋仁宗毒死的。作为谏官,包拯经常和皇帝吵架,但皇帝对他毫无办法。谁叫宋太祖离开他的祖训呢?于是宋仁宗就想着杀了他,表明自己不行,所以要走向黑暗,于是就毒死了他,这还是一种慢性毒药。当这种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作。因为毒太深,救不了。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宋仁宗天盛五年(1027)考中进士。任大理国法官、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任职时突然病倒。同月二十四日(七月三日),包拯逝世,享年六十四岁。仁宗亲自吊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所以包拯一生经历了两个皇帝。
据悉,包拯在世时,清正廉明,不依附权贵,所以有 包青天 还有 包 名字。后人奉他为神,认为他是文曲星的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它的黑脸形象也叫 包黑子 、 涂有黑炭 。人们希望包拯惩罚成年人,往往是那些皇亲国戚、高官显贵。现实历史中的包拯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包公崇拜在民间的推广。
明代是包拯民间形象神化的高峰。如果说元代包拯的鬼神主要体现在与鬼神的交往上,那么在明代的小说戏曲中,包拯的形象简直就是 孙悟空 是的,那是天地无所不能。包拯除了破案,还有降魔驱魔的能力。人们不断给包拯附加各种神通,期望他斩断世间一切坎坷,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