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冬天沙漠里有很多雪。春天积雪融化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植物迅速发芽开花。此时的大漠芳草萋萋,整个大漠生机勃勃。
虎鼬
这时,1大2小3个穿着“虎皮”、长得像雪貂的小家伙出现在驴友们面前。它的头部呈倒三角形,一条从眼睛上方到额头的白眉线在耳朵下方交叉。查阅相关资料后,最终确定这三个小家伙是黄鼠狼的“亲戚”——虎鼬,也被当地人称为臭狗。
01黄鼠狼的远亲:一圈黑一圈白,像是戴着黑白相间的面具,披着一张酷似黄鼠狼的“虎皮”
众所周知,虎貂是鼬科的小型哺乳动物,包括水獭、獾、雪貂等动物。常见的有黄鼠狼、雪貂、鸡貂、水貂等,也有虎貂、黄喉水貂、猫鼬等稀有物种。
虎鼬
人们对虎貂的第一印象是:一圈黑一圈白,像戴了一个黑白相间的面具。众所周知的黄鼠狼和虎鼬堪称“远亲”。雪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背上有许多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棕色斑纹,与老虎的颜色和斑纹相似,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虎皮大衣”。
虎鼬作为黄鼠狼家族中最可爱的成员,体型细长均匀,体长29-38厘米,成年后不会超过40厘米,尾长15-22厘米,体重350-800克。
虎鼬
椭圆的下半部为黑色,上半部被灰色的毛覆盖,四肢短而粗,体背黄白色,散在许多褐色或粉褐色的斑纹。头部呈深褐色,前额有一条白色的宽带,从耳朵一直延伸到喉咙,几乎形成一个环,但并不相连,像一条白色的头巾。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眼带”,嘴巴附近有一圈白色的毛,像戴了一个白色的面具。
从头顶到背部为土黄色,背部以下为土黄色和灰色斑纹,腹部和四肢为深褐色,尾部为灰色,略带棕红色。毛茸茸的尾巴把小家伙衬托得非常可爱。
02把沙鼠的洞穴占为己有,遇到天敌时从肛门分泌臭液自卫
虎貂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1300米的沙漠丘陵地带。他们不能适应太高的海拔,一般会避开广阔的草原和纯沙漠地区。在潮湿的湿地或岩石荒地很少见到野生虎貂。常出现于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青海等地的沙漠、半沙漠草原。
虎鼬
它们会爬树,但主要在地面活动,经常是在夜晚或黄昏。通常它们单独行动,比如成群结队,在沙脊上紧密会合,组成一字队,弯腰弓背快速前进。我经常喜欢双脚直立或者坐在地上吃饭。
虎貂一般都是挖洞居住,对栖息地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喜欢“阳光房”。有时它们自己挖洞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它们抢占其他动物的巢穴。他们通常喜欢把地松鼠或沙鼠的洞穴当成自己的家。为了储存食物,它会在主洞穴外再建一个洞穴。这家伙有“租房者”的潜质。
如果受到狼的威胁,虎貂会迅速钻入附近的鼠洞;来不及躲避的时候,它们会转身,抬起背,尾巴向前竖起,整根头发竖起,这样整个身体的轮廓突然变大。然后它们会像狗一样吠叫,露出狰狞的样子,试图吓跑狼。
虎鼬
这招不管用,会从尾巴下增大的肛门腺排出一种难闻的分泌物。轻者会阻挡捕食者,重者会造成狼等捕食者窒息。即使是闻到这种强烈气味的人,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烧、腹泻等。
每当冬天来临,虎貂生活的地区气温变得很低,降水少,食物资源就会短缺。这时候的虎貂更聪明,会选择冬眠睡觉。
机警凶猛的虎鼬被称为“捕鼠高手”。由于视力不好,它们主要依靠良好的嗅觉和触觉来帮助自己捕猎。在追踪猎物时,它们更依赖自己敏锐的嗅觉。即使在逆风的时候,它们也能闻到远处的气味。
虎鼬
虎貂一般选择在清晨、傍晚和夜间捕猎,以捕食沙漠中的各种啮齿动物和鸟类为生。我特别喜欢在晚上猎杀跳鼠和黄鼠狼。入冬前,虎鼬通常会抓很多跳鼠和黄鼠狼,在洞穴里过冬。
四肢虽然短,但是很强壮,这使得虎貂的速度非常快;此外,它的脚底有趾垫和掌垫,移动时几乎没有声音,适合躲在暗处伏击或发动奇袭。再敏捷的老鼠也难以逃脱虎鼬的魔爪,只好自认倒霉。
虎鼬
细长的身体使它们很容易钻入地穴狩猎。虎貂可以相对容易地钻入鼠洞杀死老鼠。如果鼠洞太小,钻不进去,它们就会用前腿把土挖出来,用下巴和后腿固定,用牙齿拔掉树根、草根等障碍物。有时候一晚上能挖十几个洞,深度大概30-40cm。
虎貂常年循着鼠迹进出鼠洞,将所有的鼠窝一扫而光。因此,它们的灭鼠能力比锦蛇、猫头鹰更强,效率更高,被誉为“沙漠警察”。
虎鼬
结论
全社会、每一个人,包括你我,都要从我做起,不乱吃野生动植物,对任何乱猎、乱采、滥挖、非法经营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都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做一个文明的旅行者,不要恐吓野生动物,污染或破坏它们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