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南京再次调整楼市限购政策,允许非本地户籍人员缴纳社保购房。
《中国新闻周刊》为此致电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了解到只要外地户籍在南京缴纳了6个月社保,就可以开具购房证明,社保是可以补缴的,不区分征收方式。
不过,该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还没有这一政策的“官方公告”,也没有具体的文件。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他们也接到了很多关于缴纳保障房的咨询。但是因为具体政策没出来,所以不太清楚。“还是要去市服务中心大厅和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的窗口,打开就能买到购房证明。”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京此举意在试探市场反应,“同时给自己留有余地”。
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下滑,各种稳定楼市的措施密集出台,从住房补贴、宽公积金、土地拍卖款延期支付到补贴契税。
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南京,一直以楼市“稳”著称。但这次有消息称允许外地购房者缴纳社保买房,确实发出了楼市限购松绑的信号。
监管政策此前已多次出台
长三角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房地产市场之一。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量为15.65亿平方米,而长三角41个城市总销售量达到3.47亿平方米,占全国的22.2%。
作为长三角“最强二线城市”,南京的楼市不言而喻。
南京,资料图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以来,南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十余次。
比如,在调整限购方面,允许在四个限购区(鼓楼、玄武、起淮、建邺)工作的南京本地居民,在原有限购住房数量的基础上,再购买一套二手房。同时,对于四限区域以外的区域,将大范围放开新房和二手房限制。
限制政策也进一步放开,房地产权属证书三年后可以上市交易,调整为自合同备案之日起三年后可以上市交易。
此外,首付比例和公积金额度也放开了。其中,名下有多套房,房贷已结清,新购房首付仅50%,利率可按首套执行;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调整为夫妻双方各50万元/人、100万元/户。
对于外地购房者的限制,其实4月27日南京就做了调整,将“三年内在南京缴纳社保或个税两年及以上”的门槛降低为“一年内在南京缴纳社保或个税六个月”,但明确规定社保不能补缴,离婚房仍追溯两年内家庭购房记录。
这次南京再次放出消息,允许外地购房者通过缴纳社保的方式购买部分区域房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表明南京进一步放宽了购房政策,有助于降低外地居民购房门槛,积极释放购房需求。
“这也说明南京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没有对市场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严跃进进一步解释道。
从“一房难求”到无人问津
南京,资料图
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3月和4月,南京商品房成交面积分别为69万平方米和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49%和63.33%,降幅较大,且有扩大趋势。
南京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南京的房地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稳定,涨跌基本与大多数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保持同频共振节奏。但从去年8月份开始,南京楼市成交量开始下滑,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并因疫情而加剧。
李认为,购房者的信心与楼市有着直接的联系。楼市要想稳定发展,首先要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因疫情停摆近两个月,也影响到了周边城市。
“江苏的房企总部或区域总部至少有一半在上海。”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部分房企负责人在沪受阻,导致部分项目无法正常运作,甚至部分交易链条受阻。
他说,刚开始只是南京郊区盘卖不出去,现在已经蔓延到江北核心区,南京最火爆的“辣鸡”盘,整个市场特别冷清。
疫情的多点扩散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南京错失了“三金三银四红五金”修复市场的最佳时机。
在南京做房产中介的店长李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南京某热门楼盘出现了“摇号”的一幕。即使开发商要求首付80%,还是“一房难求”,但现在同一楼盘首付降到了30%,却无人问津。
可以说,去年南京楼市的火热与今年楼市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周说,外地购房者可以交社保购房的消息出来后,咨询他的人多了起来,但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爆棚火”场面。
“即使有客户认为房子还有投资保值的属性,现在也不会轻易出售。”在李周看来,新信号在短期内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南京的限购限售政策有所松动,市场上的二手房库存有所增加。李周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将是一个买方市场。“对于大部分产权人来说,要想快速卖房,可能只有降价这一条路了”。
地球很少冷
市场不景气的同时,南京本地拍卖也遇冷。
今年4月22日,南京首轮土地拍卖,20宗地块中,有8宗以底价成交,6宗以拍卖成交,仅有3宗地块触及最高价。
第一次土地拍卖以前所未有的惨淡收场,而在拿地的房企中,以央企国企居多,民企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少见。舆论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的生存和资金压力更加艰巨,拿地难度更大。
2021年,南京市土地出让收入达到2100亿元,土地财政依存度(土地出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0%。
有分析指出,土地出让金仍是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几轮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土地交易低迷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南京今年的卖地指标估计和去年差不多,但今年首轮土地拍卖只卖了191.75亿,年化完成率只有预期的20%左右。”李认为,这将给第二轮土地拍卖带来很大压力。
之前,第一轮土拍结果出来后,很多业内人士都曾预测,在第二轮土拍之前,南京可能会出台新的救市政策,进一步刺激市场。
南京,资料图
其实,楼市新信号释放的时候,也是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的阶段。
据悉,南京将于7月12日进行第二次土地拍卖。预计出让商品住宅用地44宗,总出让面积196.9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2.36万平方米,总起拍价755.8亿元。
在这44宗商品住宅地块中,有13宗地块实行“差别化定价”,即不设空白限价,但其余31宗地块将继续执行空白限价政策。不过几个区的限价都上调了。
如南部新城的宅地限价为4.75万元至4.8万元/平方米,而该区域最高毛坯限价为4.53万元/平方米,上涨约3000元/平方米;河西南部毛坯限价48000元/m2,比之前上涨1650元/m2;但河西中部的宅地毛坯限价高达5.5万元/平方米,创下南京毛坯限价新纪录。
严跃进认为,这些住宅用地限价的提高,意味着南京目前的供地政策比以前更加开放。
他表示:“南京进一步放松楼市政策,对房企会有一些影响,就是房企拿地会和后续市场的预期挂钩。如果住房销售市场受到空的提振,那么后续拿地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有助于市场信心从销售端传导到供应端。”
抄底不容易
在江苏兰亭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南京资深地产商王大国看来,目前南京楼市发展仍面临人口和区位两大短板。
人口是一个看似长期的基本力量,可以影响楼市和房价。王大国认为,南京要想扭转楼市低迷的局面,需要重视人口红利。
然而,近年来,南京在人口控制方面一直很严格。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南京常住人口达到931.47万人,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10年间南京常住人口只增加了131.1万人。虽然增加的人口不算少,但和其他强二线城市相比还是有些逊色。
在此期间,Xi增加了448.51万人,成都增加了581.89万人,广州增加了597.58万人。
有分析认为,南京的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南京,绰号“惠晶”,位于江苏和安徽的交界处,北面和西南面被安徽包围。因此,南京都市圈是一个省际城市群,涵盖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的溧阳、金坛,安徽省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
王大国认为,这既为南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中国的行政体制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安徽城市不可能处处迎合南京,滁州、马鞍山、芜湖等相连的城市都不如南京发达。就目前而言,更多的是通过南京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王大国认为,难以与周边城市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这也限制了南京楼市更好的发展。
因此,他建议南京在给楼市松绑的同时,出台更多的人才购买政策,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落户南京,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同时,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减少对楼市高端产品的过度干预。
“应该让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成为常态,同时让低收入人群居住,让高收入人群在市场化中根据自身需求匹配合适的产品。”王大国说。
他认为,南京科教文卫发达,交通枢纽突出,制造业产业链完整,中产阶级庞大。只要限购政策能进一步松绑,楼市就会逐渐回暖。
李也认为,南京的房地产市场有政策做后盾,不可能再暴跌。“但当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楼市真正见底后,可能不太容易恢复。
(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为化名)
作者: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