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滇西边境的山区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得益于精准扶贫,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云南各级帮扶力量不断汇聚,巩固脱贫成果,精准发力,让人民生活水平上一层楼。
美化环境
走进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拉合珠村,村里道路干净整洁,村民家中鲜花盛开...
“大家都在关注环境卫生。如果他们落后了,他们就挂不上了。”傈僳族居民李自忠正在整理庭院。他说,自从村里开展了“马骏旗”“蜗牛旗”评比后,大家都以挂代表脏乱差的“蜗牛旗”为耻,努力改善家庭卫生,种植花草美化环境。
云南省西盟县勐梭镇半亩村的人们正在给“微型菜园”浇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板木村14组,二姐家门前的“微型菜园”郁郁葱葱。二姐说,以前这是空的地,现在“微型菜园”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蔬菜需求。这是半亩村探索庭院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的一条路子,拓宽了增收渠道,美化了环境。
过去,滇西边境山区人居环境卫生条件差。在帮扶干部的参与和引导下,当地群众开始改善生活环境,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边境山村发展乡村旅游。
古李颖,云南未夕县塔城镇松赞塔城宾馆的负责人,正在操作一台电脑。(新华社记者杨静摄)
在未夕县塔城镇齐别村,一家颇具藏族特色的酒店格外引人注目。店里的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暑期游客做着准备。古,在松赞大厦酒店工作了11年,现在是酒店经理。
古李颖,云南未夕县塔城镇松赞塔城酒店的负责人,正在整理餐桌。(新华社记者杨静摄)
"美丽的村庄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游客蜂拥而至."顾瑛说,过去,村民主要依靠种植和养殖。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传统文化的挖掘,人们开始发展民宿旅游,提供定制旅游服务。“游客可以推窗看风景,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顾瑛说,店里20多名员工都是本地人,平均月薪3000多元,还带动了生态种植养殖、石磨豆腐等产业的发展。
举起你的腰包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翁达村萨马巴搬迁安置点,36岁的贫困群众董杰正忙着准备藤鼓凳。这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每年给他家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但在搬迁前,他整理的凳子大多是自己用的,没有销售市场。
"旧工艺品有了新市场。"董杰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传授编曲技艺的同时,统一出售藤、竹、鼓凳。现在一个藤凳能卖200块。
云南省耿马县勐撒镇翁达村党支部书记冯指导群众编藤、解鼓凳。(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翁达村村支书闫介绍,他们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创建国家产业示范户,辐射100户左右,准备藤鼓、凳子。
为支持滇西边境地区巩固扶贫成果,云南统筹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明确要求贫困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不低于50%用于产业发展。魏县、卢纯县、南涧县被列为“一县一业”示范重点帮扶县。每个县每年给予3000万元扶持,推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具备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滇西沿边山区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今年初,为帮助滇西沿边山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各地采取措施加强就业信息发布,专车“点对点”开通出户进厂,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云南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4元;人均营业净收入133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元。
集中精力振兴
祥云县刘畅镇大博纳社区的贫困户宋新华去年面临就业问题。在云南“政府救助平台”上申请岗位服务后,社区干部当天推送15个岗位。“我想在附近找个工作照顾我妈。”当天刘畅镇人社干部跟进回访时,宋新华说工作太远,他接受不了。当地干部向县人社部门汇报回访情况后,推荐做村级保洁员,最终实现稳定就业。
云南省西盟县里所乡土地村的人们在文化广场参加活动。(西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为滇西山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实施反贫困监控机制的过程中,强化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发现风险,识别风险,及早消除风险。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他们还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耿马县孟定镇大水井古建筑村,南方电网云南临沧耿马供电局负责人正在对该村供电情况进行摸排,对电压情况、电力线路走向、涉电公共安全隐患等进行全面整改。确保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能源保障。
马县委组织部部长王介绍,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熟悉家乡、有情怀、懂知识的优势,动员在外公职人员和社会力量回乡相聚,齐心协力,上一层楼帮群众住进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杨静
编辑: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