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来自苏申(满洲)的古代土著语言,翻译成中文就是 海边渔村 或者 海边晒网场 。清朝时进入广东的河北人和山东人把这个地方叫做 歪子 当地盛产海参,所以翻译成中文就是 海参崴 。
历史上,海参崴自汉唐以来就有人类活动,中国历代都有管辖。17世纪中期,俄国伺机入侵东方,试图在远东开辟不冻港。1858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不平等的《回鹘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由中俄共同管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
此后,海参崴被沙皇俄国改名为海参崴,意思是 统治东方 ,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军事要塞。
由于俄罗斯将这一地区变成了军事要塞,许多军队驻扎在那里,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方面需要修建军事设施,另一方面需要为驻军及其家属和移民建造家园。为此进行大规模建设,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山东、河北的农民涌向这里。根据这本书,最多的时候,这里有10万中国劳工。
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在吉霍伊湾岸边紧急搭建了临时炮台,中国人到场进行试射。
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中国人民很快就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他们在山谷里烧砖,在山里砍柴,在桥上建房,在河上运输,在街上摆摊,给人们带水和食物。他们是人力车夫,为俄罗斯人当仆人,为俄罗斯军队修建军事设施。没有他们不做的脏活累活。他们相依为命,忍饥挨饿,过着俄罗斯人无法想象的艰难生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城市管理局总是怀疑它们不卫生,害怕它们给城市带来传染病,曾多次讨论将它们驱逐出城市,另找偏僻的地方让它们居住。然而,他们总能找到逃回城市的方法,就像路上的杂草一样。尽管被路人一再践踏,但他们依然站起来,擦去灰尘,挺直腰板,顽强地活了下来。所以,他们有自己的商店,自己的酿酒厂,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剧院,还有自己的 白庄 中国人已经成为海参崴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中国搬运工
中国人在街上卖螃蟹
1902年,俄国军事记者彼得 middot尼古拉耶维奇 middot克拉斯诺夫在海参崴接受采访时,描述了他对中国人的印象: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群群中国工人蹒跚地走在偏僻遥远的街道上,而在斯维特拉纳街,他们是商人、官员和军官。我听到俄语夹杂着德语和英语,被中国人的大嗓门打断了。整个海参崴 lsquo黑人工人 rsquo还有 lsquo人民 rsquo他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市场上做生意,中国人在火车站搬运东西,中国人是马车夫、船夫、送水工、面包师、屠夫、厨师、裁缝、鞋匠、装订工和制帽匠。只有载乘客的马车夫是俄罗斯人。海参崴的一位女士对我说: lsquo中国人在这里做的最大的恶,就是马上离开海参崴。这比战争还糟糕。我们会死的。 rsquo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然而,娇弱的海参崴夫人不得不下厨房,海关官员或其他人不得不提着水桶,修补靴子,修理办公室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事实。
由于海参崴的俄罗斯人、中国人和朝鲜人的辛勤劳动,海参崴逐渐繁荣起来,从要塞升级为城市,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镇。许多由中国人建造的建筑,如1912年完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至今仍在使用,成为城市的名片,并被命名为俄罗斯联邦的建筑古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本书的作者也公正地指出: 如果对比一下全景图(1888年和1919年)可以看到,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不算俄日战争的那两年,因为当时除了防御工事没有任何建筑),海参崴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居民区,俄罗斯。几乎每栋房子,每块砖 lsquo记录 rsquo中国建筑工人的劳动。
国务院大楼,由中国承包商刘口模建造
海参崴火车站,1918年
1922年10月,苏维埃政权在海参崴站稳脚跟后,毅然与 人民的鸦片 mdash mdash在宗教斗争中,过年习俗也被视为宗教 过去的残余 和禁止,他们稳定的日子不再。苏联当局一次次搜查中国人聚居的地方。20世纪20-30年代,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党报《红旗》报道了苏联警方破获中国人非法活动的消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借助欧洲和德国法西斯势力的力量,远东的日本军国主义帮助清朝最后一位退位皇帝溥仪建立了所谓 满洲国 ,为苏联煽风点火。中国人在海参崴的生活更加艰难。1936年6月,CPSU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取缔中国人集中居住问题 白庄 问题1937年,苏联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清洗,很多反对势力和无辜群众被视为 公敌 然而,中国人民也成为镇压的受害者。符拉迪沃斯托克地方当局给苏共中央发了几份绝密电报,报告了禁令的进展,并提出处理中国抗议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局欺凌的问题。
中国人民的对策,在罗志的中国人被指控为日本人做间谍并潜伏下来,在海参崴的中国人被大规模驱逐。于是,到1938年底,大约10万中国人如潮水般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消失了。而整个远东30多万人从历史中消失。
30多万中国人在远东的命运和财产是在1938年被固定下来的。
多少年来,这段历史已经尘封,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两位俄罗斯作者Dmitry middotа An Qia和Nellie middot米茨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人在海参崴活动的档案事实,并把这本书做成《海参崴的中国人》。
我们试图描述20世纪70年代初至30年代末中国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的一些方面,希望客观呈现中国人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展的贡献。
众所周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人在当地的数量仅次于俄罗斯居民,这一点已经被官方统计数据所证明。中国人在城市生活的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整个帝国政权和苏联早期,中国劳动力被广泛使用,直到1938年,中国人被大规模驱逐。许多最重要的国家项目的实施往往依赖于中国劳动力的参与,这些项目不仅巩固了俄罗斯在东部边疆的实力,也改变了远东的地缘政治版图。
1897年,ди施罗德在他题为《我们的远东》的书中写道:
海参崴街头,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川流不息。有很多中国人。与中华帝国的人民相比,俄罗斯人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俄罗斯人。
他们长着几乎拖到地上的辫子,黄棕色的纸脸 mdash mdash大量吸食鸦片和营养不良的后果,狡猾的斜眼,穿着独特的衣服 mdash mdash一半是女式上衣,另一半是儿童灯笼裤。他们踩着软鞋,脚步安静,声音胆怯,言语轻蔑。这是中国人对乌苏里的第一印象,被当地人称为 lsquo满族人 rsquo而且出名。
斯维特拉娜大街旁的老市场,这里没有欧洲人,全是亚洲人,而且大部分是中国人
关于 满族人 这种描述几乎成了老生常谈,每一本关于中国人的刊物都会有。在施罗德的书中,关于中国人的其他表达方式很少被引用,比如:
在我刚到中国太平洋边境地区的那些日子里,我听到当地居民描述中国人在这座年轻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没有满族人,我们就会饿死。在近距离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后,我确定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满族人对于欧洲人的生存是绝对必要的。没有他们,欧洲人就没有吃的,喝的,烧的,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最必需最起码的物品。没有满洲,欧洲殖民者将无法移居到这里。无论你需要盖房子还是挖菜园,或者你需要仆人,肉和蔬菜,粗工或者包工头,所有这些东西,你都应该找中国人:他是仆人(当地人叫他仆人),工匠,园丁,屠夫,经纪人,包工头,小贩,民工。总之,他们能做任何种类的工作。所有劳动领域和地方工业几乎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参崴的亚洲 语气 它是由中国人组成的,他们给来自俄罗斯西部各地的新来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城市的这种特征对于这些新来者(更不用说在海参崴出生和长大的人)来说是完全自然的、习惯性的和必要的。如果他们想长期留在这个城市,中国人的存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A.格里涅夫是一个爱提问的年轻人。1910年初,他担任海参崴要塞建设管理局的绘图员,他的几幅画就是明证。当他的老板中校·гппZahariying(一名军事工程师)被调到西方工作时,他送给他几幅描绘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独特生活的素描,这些只是当地中国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