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今天,中国女篮三人组教练徐嘉敏接受采访如下:
相关阅读:
中国三人女篮在立陶宛获得季军,夺得世界杯冠军。
问:决赛的目标是什么?比赛的最终效果达到了吗?
徐嘉敏:我这边从目标上一直分为两部分,因为如果从赛前准备比赛的角度来考虑比赛,我们所有的准备目标都是冲击最好的成绩。当我们来到球场,我们必须忘记成绩的压力,专注于比赛。能够做到自己能力的100%,就是对比赛成绩最好的反馈。当场说会很可惜,因为其实半决赛还是有很大机会突破的。但你反思一下,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它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场上强弱差不多的队伍都有机会赢,就看谁的临场竞技状态更好,谁的比赛巅峰更高。从球队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可惜熬夜看我们比赛的球迷其实是想给他们更好的结果。这部分还是有些遗憾的。
问:其实今天比赛开始以来第一次感觉到你很激动,声音沙哑。这种教练风格对你来说不寻常吗?
徐嘉敏:其实我刚接受三人篮球方案的时候喊了很多,但是三人篮球方案不允许教练在外面执教。其实在这方面要不断克制自己,比赛中不要和球员有太多的交流,尽量在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场地还给球员。但是现在,我看看国际比赛的现状。似乎所有的教练都在场边为自己的球员加油,提醒他们场上的一些细节。作为中国队的教练,我也会在场边为我的球员加油,鼓励他们的良好表现,如果能及时给予,也会提醒他们一些临场细节。
问:你认为未来三人篮球的技战术发展趋势是什么?
徐嘉敏:对于三人篮球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比赛,更多的是个人技术。但不要求你个人技术全面,攻防两端平衡,内外兼修。同时,三人篮球项目对体能的门槛非常高。你要能在等速对抗和高体力的复合环境下,均衡地发挥个人技能。这就是这个项目的魅力所在。我觉得国际比赛的发展趋势是不确定的,包括我从2018年到现在执教了四年,但是每次比赛都会给我带来新的不一样的感受。比如这次夺冠的法国队,阵容就是四个小球员。和我们之前2019年夺冠时一大三小的阵容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阵容。打法趋势还是要看你队里球员的组合。她的特点是什么,那你的打法特点是什么。整合了四大最强选手后,要形成自己球队独特的打法,然后在国际比赛中与世界强国一较高下。
问:刚才你提到了法国队的四个小分队。我们能从今天的对抗中从对手身上学到一些经验吗?
徐嘉敏:实际上,这仍然是一个攻击力的问题。他们在半决赛中更快的调动了状态,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对于我们来说,回去还是要不断加强个人技术,尤其是在持球球员方面。他们有些是互相玩的,我们在国家级比赛中进入决赛阶段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到了决赛的时候,各个队伍对彼此的打法特点和个人特点都有了很好的了解,这就是纯粹考验个人实力的时候了。在别人对你的限制很极端的情况下,你能否通过你的个人能力完成比赛,得到我们想要的分数,这可能是我们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问:中国女篮三人组整个梯队的建设现状如何?
徐嘉敏:今年是巴黎奥运会筹备周期的第一年。我们也从上一个周期吸取了一些教训。虽然三人篮球赛只有四名球员参加,但是三年内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伤病或者国际赛走势的不同变化。虽然这个赛事是对你四人阵容的考验,但是在国际比赛中,像世界杯,小组赛有五个对手,决赛我们遇到了三个不同的对手。你的阵容风格体现了你的个人特点,你要适应各个国家队不同的阵容,你要采取相对的克制措施。这就迫使我们在做梯队建设和人员储备的时候,要吸收各种特色的年轻后备人才。会有更多的措施来保障阵容中的垫底,人员储备,伤病预防,以及一些突发情况。
问:告诉我们关于后勤支持的情况。三人女篮现状如何?
徐嘉敏:与上一个周期相比,我们在这个周期的后勤支持要好得多。作为国家队,一方面球队要努力取得好成绩,让这个项目能有更大的受众,得到更多的关注,进而对球队有更多的支持。我也很惊讶我们这次出来的安保团队的实力,因为大会只发了八个证,翻译问我我们的八个证分发给哪八个人。这一次,除了女团,我们队有8个以上的成员。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包括东京奥运会周期。它表明我们目前的支持和人员配备比上一个周期好得多。除了医疗和现在能看到的这些队伍,我们在后方还有技战术分析队伍为我们提供持续的支持,已经非常完善了。
问:我们筹备巴黎奥运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徐嘉敏:三人篮球项目除了奥运会,每年还有亚洲杯和世界杯,然后国家联赛,包括成年组、公开组、U23组、U18组,都有不同级别的世界顶级赛事。近期目标是通过每年的比赛,了解一个主要的国际趋势,各个世界强队的变化,他们的人员,他们的打法。同时,通过这些比赛可以检验我们是否处于这个阶段,或者预测我们的阵容和打法从长远来看是否足够有竞争力。完成今年的考察任务和人员储备后,明年可能压力会更大,因为全力以赴冲击奥运资格分,这可能是我们今年和明年的短期目标。
问:中国队现在是公认的强队。你认为球员在应对其他球队的冲击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徐嘉敏:在东京奥运周期之前,我觉得我们队表现得更好。在心理抗压和队内竞争方面,我们实际上已经把心理的调整和高压的抵抗放到了备战上。因为最后的比赛只有四名选手,在备战奥运会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团队设计了很强的比赛环境,也就是团队内部的训练,在国内安排了三四场考察赛。我们都是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选手们通过比赛的临场反应来检验自己是否有竞争力。然后,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参赛的选手足够自信地站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水平一较高下。不过今年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我们也希望在随后的准备中能够吸取今年的教训。这些技战术,个人能力,球场的抗压能力,一场场比赛的反馈,我们都要尽力去检验。我们应该尽力在大赛之前做足准备,然后有足够的信心冲击世界大赛。
问:你能回顾一下今年准备周期的过程吗?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其实挺难的。
徐嘉敏:这么说有点像找借口。其实大赛成绩的所有原因可能都不是原因,但是今年真的很难。因为我们在4月份就已经下发了国家队的集训通知,但当时上海爆发了严重的疫情。我是主教练,然后我们的助理教练王勇,包括我们的核心球员张治廷,都在上海被封闭隔离。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去成都,和大家聚在一起备战,但是没有办法出来。当时其实挺绝望的。如你所见,世界杯和亚洲杯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我们只能在原地等待。但是,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因为我们习惯了只要有可能就尽力而为,所以当时还是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视频联系。比如我们的施静教练第一时间到达成都接手球队的训练,我们非常感谢他在主教练不在的时候支持替补训练任务。我们还每天视频讨论第二天的训练计划,讨论整个周期需要做什么,然后我们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召开视频会议。我会先看训练的整个视频,然后寻找一些问题与主乐队的教练交流,希望第二天有更好的反馈。同时我也会联系上海的智婷,包括我们一些参加过三人篮球计划的球员。因为我们可能无法用语言特别准确的说出训练要求,所以我们也会拍一些训练视频,类似于个人技巧或者一些局部发挥,交给教练,希望他能更准确的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尽力而为。
问:那你是什么时候去上海训练的?
徐嘉敏:我也非常感谢德清的支持,因为我们在那里举行了一场热身赛,也正是这场热身赛的契机,德清给了我们很大的保障,能够把我们从上海带到德清。我们应该是4月底到的德清,然后马上拉到隔离酒店隔离两周。我们出来的时候,应该还不到5月中旬。其实那时候离世界杯只有一个月了,我们刚刚隔离了两个星期。你,像我们的一个主要核心内部人员一样,两周没有训练,然后在隔离后大约10天,你将开始参加第一场测试赛。其实那个时候,对于芷婷来说,她的身体储备是非常不合格的。在第一场测试赛中,她有点扭伤。当时她也是着急就停了。另一方面,由于虞书在完成奥运会后也转入了五人项目,我们也非常支持她,虞书的离开必然会导致我们的核心位置出现空的空缺,我们需要新人来替代。但其实4月份能及时出来的话,还是可以做一个个别仓位的对比的,只是没时间了。因为只有十天的比赛时间,我只能挑选同位置经验比较丰富的球员来整合一个阵容,然后在德清完成考察赛。然后,我们整理了当时比赛的数据,然后协会做了一个比赛,汇报我们参加本届世界杯的情况,然后去世界杯的场地参加我们的比赛。
问:相当于赛后直接从德清过来的吧?
徐嘉敏:德清赛之后,我们也做了调整,因为当时就定了名单,然后还要走一些外事程序。然后,在德清结束后,我们先搬到北京,在奥体中心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训练。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北京体育大学的篮球运动员来帮助我们在比赛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问:世界杯之前,国际比赛热身不足。我们的准备工作中是否遗漏了这一部分?
徐嘉敏:这是不可避免的。像我们第一天比赛,其实比赛状态也不是特别好。参赛节奏比较慢,阵容的磨合也有一些问题。但其实这些问题应该是在赛前测试中发现的。调整之后,我们会以更好的状态回来参加世界杯。但是因为极端原因和客观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它,只能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极限调整。
问:今天最后一场34人决赛之后,你在现场的时候看到很多选手都哭了,你也哭了。你是情绪压抑的一种释放吗?
徐嘉敏:主要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作为主教练,我希望每一场比赛都能帮助我的球员有更好的竞技表现,我也希望他们每次参加国际比赛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一个是对他们准备国家队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的反馈。
也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成绩来感谢各地对我们三人篮球项目的支持,也希望这个成绩能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项目,让更多的优秀成员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来,希望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但这次还是有些遗憾。我希望我下次能做得更好。
问:你对最后的铜牌满意吗?
徐嘉敏:如果更好,我当然不介意。铜牌是我们尽最大努力可以获得的,所以我们应该知足。但同时也要鼓励我们在这次准备过程和下次的这次比赛中,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