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带剑大笑唠叨姐
成千上万的抗议者涌上马德里街头,他们高举“不要北约,不要战争,为了和平”的横幅,未能阻止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正式进入“北约峰会时间”,并聚焦俄罗斯和中国。
北约快速反制力量扩大到8倍,重点转向全面保卫东部盟国领土免受俄罗斯“最直接的威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这次峰会上做出的一些决定称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如果北约成员国普遍同意俄罗斯的观点,他们准备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就连法国、德国和立陶宛都怀疑“对中国的过度关注”,因为“北约国家与中国没有直接边界”。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这次北约峰会让中国成为一大话题,主要是因为美国想把遏制中国的意图强加给大西洋彼岸的盟友。但欧洲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巩固自身防务,应对乌克兰危机。
欧洲主要国家不想分散势力,所以在对华措辞上与美国有“分歧”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华盛顿显然决心将北约引向亚太。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几个本不该出现在马德里峰会上的亚太国家高调出席会议,继续试图混淆亚太和欧洲安全问题。这正是美国想要的。
01
从28日开始,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政治议程开始转向本周的“北约峰会时间”。关于这次峰会的剧透也更清楚了。
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规模将扩大到近8倍。在峰会上台之前,这样的信息就已经释放出了强烈的针对俄罗斯的火药味。
北约现役部队人数为4万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准备将这支“高度戒备”的部队扩大至30万人以上,以更好地保卫北约东翼。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资料图
这次北约峰会的许多变化被戏称为“第一次”和“最大的一次”。
大幅度扩充快速反应部队等新措施也被称为“冷战以来北约集体防御和威慑最大改革”的一部分。
《金融时报》甚至将北约决定增加在俄罗斯附近的军事部署,并将重点转向盟国领土的全面防御形容为“冷战后的历史性变革”,因为北约曾一度削减军费,并从东欧撤军。
北约资料图
据说对于如何具体描述中国还没有一致意见。
北约将马德里峰会发表的新战略概念文件首次写入中国的消息在国际舆论中飘了很久。美国官方也一直在极力营造牵制中国的氛围,透露北约战略文件将对中国使用“强硬语言”。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话说,就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谈论中国带来的挑战”。
但峰会真的来了,北约内部却出现了“分歧”。
一名北约外交官告诉路透社记者,北约成员国尚未就如何描述中国和中俄关系达成一致。
不用说,美国和英国竭力对中国使用更强硬的语言,以反映他们对中国军事发展和台湾省问题的所谓“担忧”。但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认为应该更加慎重、谨慎。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警告称,北约不应分散注意力,在对华关系上形成“偏见”。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流媒体报道称,北约内部正在讨论一项妥协方案,该方案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挑战”,并避免使用“对手”之类的字眼。具体来说,该文件可能会在网络安全和虚假信息、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老生常谈的方面诽谤和指责中国。
今天,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一名来自彭博的记者也特别要求北约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我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回应道:
赵李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们严正要求北约立即停止散布针对中国的不实之词和挑衅言论。北约应该做的是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制造敌人。在搞乱欧洲之后,它不应该试图再次搞乱亚洲和整个世界。
北约一再强调,这次马德里峰会“意义非凡”。从即将公布的新战略概念文件来看,确实如此。
这被认为是继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之后,北约最重要的工作文件。上一个版本是2010年达成的,当时没有提到中国,还把俄罗斯称为“伙伴”。
但十年后,更新后的新版文件已经明确将俄罗斯定义为“对北约安全、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最直接威胁”。以美国为首的中国也成为北约首先需要应对的“系统性挑战”。
但德国媒体报道中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细节:
就连近两年在台湾省问题上跳得很高的立陶宛,也对北约“过分关心中国”表示担忧。立陶宛和葡萄牙外交官都表示,中国的情况与俄罗斯不同,“北约国家与中国没有直接边界”。
法国、德国甚至立陶宛等欧洲大国的态度暴露了华盛顿对其盟友遏制中国的意图,这在北约内部引起了怀疑和争议。
02
本次北约峰会的另一大亮点是美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
这是时隔四年零九个月。这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再次举行会谈,他们的领导人发生了变化。
从目前媒体的消息来看,加强三国合作应对朝鲜核威胁、在安全和经济层面制衡中国、改善韩日关系是美日韩首脑会谈的三大议题。
前两项很容易理解。
朝核问题是韩国的核心诉求。5月以来,美日韩先后举行外长会、首席代表会、副外长会、防长会,就如何应对朝核问题密切沟通。
源地图
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是东京的主要担忧。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不止一次将俄乌冲突与台湾省联系起来,渲染“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的东亚”。
而且,按照延续G7峰会论调的逻辑,岸田确实会重新强调东亚所谓的“严峻的安全环境”,重申“在印太地区,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也在延续和加强”。恐怕没有人会质疑岸田的言论是针对中国的。
岸田文雄不止一次将俄乌冲突与台湾省联系在一起。
至于韩日关系的改善,估计首尔和东京多半是走过场看美国脸色。
毕竟,自尹熙月上台以来,韩日在慰安妇、强征劳工等历史问题上的摩擦并未缓解。5月底,韩国海洋调查船在独岛(日本称“竹岛”)附近海域进行了调查,也招致了日本的强烈抗议。
当然,我不能说够。韩日是否真的会因为美国的积极推动而搁置历史纷争和现实分歧,还有待观察。
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首尔早早就在涉华问题上做了口头切割:“跟韩国没关系”。
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我们的重点不是‘共同防御’,而是‘综合安全’,如经济、气候变化和新兴技术。”。
问题是,在5月会议后,韩国和美国领导人第二次将“重视台湾省海峡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写入联合声明。美日韩领导人也有望谈及“印太经济框架”的具体方案。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三国领导人很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发声反对所谓的“中国威胁”。
一些韩国媒体早已看穿了首尔的“诚实”:“尹熙月邀请的政府辩称,不是反俄,也不是反中。这就和那些坚持不喝酒开车的人一样,虽然喝了酒。”
尹西月和妻子
将出现在北约峰会上的亚太国家像韩国和日本的领导人,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注点也将集中在俄乌冲突和中国的影响力增长上。这并不奇怪。
尤其是澳大利亚,一度在西方的小圈子里处于相对失语的状态。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帮助下,堪培拉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一席之地,渴望在国际舞台上频繁活跃。
[S2/]03
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澳新,他们对北约的做法早就是一个标志。
今年4月,北约召开外长会议,12年来首次修改战略方向和作战方针,首次聚焦“中国因素”。在这次会议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邀请参加北约外长会议。
5月5日,韩国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这是该机构首次将成员扩大到欧洲以外的国家,意味着韩国加入了北约的网络安全联盟体系。
源地图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推动。
一位美国专家指出,这释放了一种非常消极的趋势,那就是“北约的全球化”,其本质是西方联盟的全球化。
北约全球化的两大核心支柱是“亚太北约”和“亚太北约”。
美国出于维护自身全球利益的需要,不断在欧洲煽风点火,再从东方汲水,执意推动北约在欧洲之外发挥作用,试图构建美国主导的“亚太北约化”安全格局。
然而,越来越多的北约成员国在主观上也有推动“北约的亚太”的内在冲动:他们认为只有在亚太地区拥有存在,才能拥有全球影响力。
随着美国和北约的轮番忽悠,日韩澳新等国各有各的小算盘,亚太地区很可能呈现出国家安全泛化、人为制造矛盾、国家间不信任增加等负面局面。这对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将是灾难性的。
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政策》给出了更悲观的预测:“一场完全不同的冷战正在开始”,“一条新的战线正在被划出,这条战线可能会持续几代人”…
报道截图
我们看到,美国强力推动的北约东扩,导致了欧洲大分裂、大对抗的悲剧。如果“北约全球化”或者“北约亚太化”,后果只会是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