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6月29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记者王梓旭撰写的文章《质与量齐升,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文章称,记者从中共中央宣传部28日举行的“中国的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上升到18%以上,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12000美元以上。“在这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善宏观调控,使经济发展保持了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晨曦说。
赵晨曦介绍,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上升至全球第12位,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多次历史性跨越。重大区域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创了新的局面。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一带一路”共建成果扎实厚重。与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海外投资存量从不足600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2.6万亿美元。
实现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教育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从人力资源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大力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2%左右。
中国的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在5G、基础软件、工业机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
赵晨曦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百年未有之疫情的复杂局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有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丰富调控经验,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