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作者:王婷
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来源:中国电信官方微博
争夺个人手机用户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也进入了数字政府项目的激烈争夺。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财政局发布投诉结果处理公告。由于中国移动入选盈江区智慧文明社区综合治理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信向甲方投诉,被当地财政局驳回。
之后中国移动以72万元中标,远低于政府预算的208万元。两家年营收千亿的国企为此竞争,可谓“因小失大”。
他们之间的竞争远不止这些。时代财经观察到,在过去的半年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至少有7起关于数字政府项目的投诉,其中6起被驳回,只有1起投诉成功,涉及金额超过3亿元。
甲方直接指出甲方不公平,质疑报价低于成本
这七种投诉并不集中在某个地区或企业。分别发生在海南、广东、宁夏等6个不同省份和重庆,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投诉也不完全一致。
以宁夏智慧林草云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为例,中国电信4月中标,中标金额2339万元,与甲方项目预算相当。中标企业必须建设混合云、数据中心、AI智能分析平台、林草湿资源管理系统等。宁夏林业规划研究院。
中国移动以分级偏颇、违反招标文件相关规定、项目重复投资为由,向甲方投诉取消中国电信中标资格,今年5月底被驳回。
7起投诉中,中标金额最大的是海南省智慧洋浦一期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中国联通中标2.15亿元,被中国电信投诉。
唯一投诉成功的是中国移动对中国联通的投诉。今年4月,青岛市财政局责令“一部手机游青岛”建设项目中标无效,重新招标。中国联通1880万元的大单“消失”了。
从七次投诉的原因来看,基本都指向甲方,比如量化指标设置不达标,评标公正性存疑,还有人质疑中标人恶意低价等。比如政府预算1045万元,中标金额508万元。
“数字政府是电信运营商的下一个战场。通过建设数据中心,支撑政府和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行业观察家项立刚告诉时代财经,这对电子商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6月中旬,CCID咨询公司发布《2021-2022年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规模达到4567.3亿元,虽然比前两年略有收窄,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长。
数字政府成为增长的引擎,客户数量和性能都在飞速增长
在财报中,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财报并没有直接说明数字政务业务的收入,而是将其纳入政企市场收入、工业互联网收入或工业数字业务,作为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移动在财报中提到,2021年,公司积极与众多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展开合作。
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移动个人市场收入仅同比增长1.4%,而政企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1.4%,达到1371亿元,占全年收入的16%。截至年底,公司政企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36%。
政企市场收入中,以DICT为例,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为261亿元、435亿元、62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中国联通2021年财报显示,期内公司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深化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服务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号称打造了智慧城市基地、政府大数据平台、智慧江湖等多个明星产品。2021年,中国联通工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2%,达到54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5%。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国联通工业互联网收入分别为230亿元、329亿元和42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5%、43%和30%。
在这方面,中国电信的收入规模更大。2021年,公司工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989亿元,同比增长19.4%。重点行业数字化平台广泛服务于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和垂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