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今年实施

keds2022-08-25  8

天问一号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近期拍摄火星影像公布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今天(6月29日),“田文一号”任务轨道器和火星车已完成既定的科学探测任务。“田文一号”任务轨道器正常飞行了706天,获得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所有科学载荷实现了火星的全球探测。

田文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过202天4.75亿公里的深空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相遇,并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火星轨道。在对预选着陆区域进行了三个月的详细调查后,田文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5月22日,火星车“祝融”号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2021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日圆满完成90次科学探测任务,继续执行扩展探测任务。它在火星表面总共走了1921.5米。受着陆区冬季严寒和沙尘天气影响,火星车按照设计状态于2022年5月18日进入冬季休眠模式。2022年12月左右,祝融登陆区将进入早春季节,待环境条件好转后恢复正常工作。

轨道器环绕火星1344圈,实现全球覆盖,目前状态正常。后续将继续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择机开展扩展技术试验,为相关任务开展先进技术验证。

在田文一号近两年的飞行和探索后,从13个配备有漫游者和轨道器的科学有效载荷中获得了约1040GB的原始科学数据。地面接收处理后,形成的标准科学数据产品按月提交给科学家团队进行分析解释,相关科学成果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这些科学数据将在适当的时候向世界各国科学家开放,欢迎世界各国科学家积极申请研究,共同推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本着开放共享的合作精神,国家航天局积极推动与各国航天机构和科学界的合作,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K0/]欧洲航天局(ESA)共享其火星轨道器的轨道数据,开展碰撞预警合作;“祝融”号火星车与欧洲空跨机构“火星快车”轨道器开展数据中继通信实验,实现中欧火星科学数据中继合作;火星日出前后,俄、德、意、澳、南等国的观测站利用“田文一号”轨道器和“火星快车”轨道器,共同观测太阳掩星,并对太阳风进行科学研究。这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丰富了人类的知识,为构建科学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田文1号最近拍摄的火星图像。

相机周围的摄像头拍下了阿斯克拉山的影像,直径456km,高18km。图像显示了阿斯克拉山顶火山口的特征,有许多火山口塌陷。

南极冰盖的图像是由轨道上的相机拍摄的。这张图片展示了火星的极冠。研究表明,火星长期永久的极冠主要由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水冰组成。

相机周围的摄像头捕捉到了水手大峡谷西部的地貌图像。水手大峡谷东西长4000多公里,南北长150-700公里,深达7公里。

阿拉伯高地撞击坑的图像是由圈内的照相机拍摄的,显示了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几十个撞击坑的地貌特征。

蒙德陨石坑边缘的图像是由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的,分辨率在空之间约为0.5m。陨石坑的直径约为91公里。图像显示了蒙德火山口的火山口边缘的地貌特征,图的左下部分显示了火山口的内部,火山口边缘明显塌陷入坑内。

“祝融”拍下了巡视区域的图像。该图像是在漫游车进入冬季休眠状态之前拍摄的,显示了巡逻区一个沙丘地貌的局部特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37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