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错是怎么死的,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中猜测。司马错辅佐过三个国王,包括惠文王、和(或宣太后)。在赵翔统治时期,司马错参与了下列行动:
秦王赵翔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马错为国尉,率军攻魏襄城。
秦王赵翔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将军田雷接替司马错担任国号。
秦王赵翔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司马错任左耕,奉命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土地(今河南济源南);攻打韩国,夺取韩国登帝(今河南邓州,今湖北襄阳)。
秦王赵翔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马错任客卿,与大良、率军攻魏元城、二城,断桥夺二城。[16-17]此后,秦军到达直抵,夺取了魏的大小城市六十一座。
秦王赵翔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军攻魏国河内,打败魏军,魏国把安邑让给秦国求和,秦国把城中百姓赶回魏国。
秦王赵翔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奉命调动陇西大军,从蜀地攻楚黔中县(今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秦军打败了楚国,夺取了黔中县,迫使楚国将汉水和尚勇(今湖北西北部)以北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从上面可以判断,司马错在军事上很有建树。
从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和张仪在面前争论开始,如果此时司马错20岁,那么到前280年,司马错应该已经是56岁的人了~ ~所以,即使司马错是宣太后的亲党,司马错也可能在宣太后去世的时候(265年前)就去世了。这样的功勋军官,一辈子都没经历过 政变 (赵翔国王即位的时候,估计司马错也同意了,否则不可能从秦武王顺利过渡到赵翔国王。)赵翔在位期间,没有经历过选边站,所以司马错正常死亡的概率相当高。
秦惠王的将军司马错是司马迁的第八个祖先。他是一个战略家。与张仪发生争执,主张先伐蜀后伐韩。在316年前,蜀国被消灭于石牛道。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秋,司马错率陇西兵二十万,从南面和东面进攻楚国,迫使楚国放弃北汉和上永第(今鄂西北)。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瑾是的部将。
司马错一生只打过两次大仗,一次是灭蜀,一次是攻楚。而且这两场战争在当时都是常见的,不为人知的。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很有名,但当时并不被人们重视,其价值是后来才被人们发现和重视的。当时在遥远的南秦腹地,生活着两个蛮族国家,一个是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一个是巴,也就是现在的重庆。秦惠文年间,两国交战,互相攻击。两国都派使者向秦国求援。其实秦惠文王本来就有吞并蜀国的意图,只是因为蜀国的困难而难以攻下。恰在此时,东方的韩国也出兵入侵秦国,秦惠文王犹豫不决,拿不准是先灭蜀还是先攻韩。丞相张仪主张先攻韩,大将司马错主张先灭蜀。张的主张是占领三川郡,打通益阳路,挟持纣王,完成争霸。至于蜀国,只是一个西方小国,不值得与之对抗,对秦国的霸权也无济于事。司马错的论断是,秦国要想称霸,必须先强国富民,必须先开疆拓土,增加财富。所以应该先灭蜀国,让秦国在吞并蜀国后,疆域扩张,财富增加。如果攻打韩国,劫持纣王,不但得不到任何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会背上不仁不义的恶名。而且周、韩危在旦夕,必然会联合齐赵对抗秦国。所以攻韩是一个错误,伐蜀是万无一失的办法。秦惠文王听了,觉得司马错将军说的完全有道理,就派司马错为统帅攻打蜀国。司马错马上得手,一举消灭蜀,再乘胜消灭巴基斯坦,使秦国疆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公元前310年,庄起兵反秦,司马错率军平定蜀乱,惩罚陈庄,奉命收服蜀,从而为秦奠定了真正的大后方。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不断为秦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为秦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司马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楚国之战。其实早在之前,司马错就已经向秦惠王求婚 蜀即楚 他认为如果得到蜀国,就可以占据上层,俯瞰楚国,在楚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主动地位。所以,司马错打的是连环牌。蜀国被消灭,彻底平定后,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大军从陇西入川,再加巴蜀十万大军,再带一万艘载有六百万米的大船迎敌,从巴提南下至府城攻楚。秦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岷山、摩天岭、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袭击了楚国的后方。当时楚军主力集结在西北秦楚边境,后方空空虚。司马错突然进攻,楚军措手不及,损失了大片土地。秦军攻下了楚国的黔中县。楚襄王被迫把雍和汉水以北地区让给秦国,放弃出兵。司马错的抗楚之战非常漂亮,是典型的避实就虚的战术。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一个早期的战略迂回战例,应验了他的预言:得蜀则楚。这场战争,无论是战术决策还是战役指挥,都达到了超乎寻常的程度。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迂回运动战,但其军事意义却被后人严重低估。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如司马错所预言的那样,后来的秦国大将白起发楚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在司马错同年行军路线的基础上稍作改动。他选择进入汉中,沿汉水南下,意外闯入楚国境内。楚军一路节节败退,白起迅速攻占了主要分布在汉水流域的楚国重镇。秦军继续前进,到达楚国的别都盐城,然后水淹盐城,很快占领了楚国的都城,挖了楚王的祖坟,放火烧夷陵路。接着,第二年,休整一段时间后,田雷又率领部队再接再厉,出兵夺回被楚国收复的吴军和黔中县。秦初设黔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