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电。6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题为《创新种粮模式,强化华南科技成果支撑,让农民重新爱上种粮——三亚:“闲田”变“忙田”,种粮多赚一季钱》的报道。
盛夏,海南三亚同时上演水稻夏收。在悬崖地区的朗芒田阳,早先种下的稻田迎来丰收,收割机收割着一簇簇饱满的稻穗;部分水田处于填充阶段,无人机soar 空进行飞防作业...当地农民不禁感慨,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这个季节看到如此热闹的田间景象。
过去,由于种粮收入低,很多瓜菜收获后的农田夏天就闲置了;南航季结束后,大量科考场地季节性废弃。今年以来,三亚探索多作物科学轮作,创新灵活用地模式,建立多方共赢利益联动机制,强化南繁科技成果支撑,着力扎紧“粮袋子”,撑起“钱袋子”。
农民再次爱上种粮
盛夏,雨水充沛,白昼较长。三亚骄阳似火,崖州区朗芒田洋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即。前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城西村村民刘一早就赶到了地里。看到大米没有倒伏,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三月份瓜菜收获后,刘抓紧时间准备秧苗,种下4亩早稻。“种水稻很辛苦,挣不了多少钱。往年我只种了两亩,够我自己口粮。”他说,今年以来,政府加大了补贴和扶持力度,村民都愿意种水稻,都想让农田“多赚一季钱”。
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让三亚有了一年多种的优势,但夏天农田撂荒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什么农民不喜欢种粮?村西党支部书记陈增伟算了一笔账:每亩耕地、插秧、种子、农资等成本加起来900元,早稻每亩产量只能卖1300元左右,盈利四五百元,还不算我自己的劳力。
在当地,农民收入主要靠冬季瓜菜。每年冬天,农民利用气候优势种植的黄瓜、豇豆等瓜菜在岛上大量上市,每亩产值上万元。比起种水稻的收入,农民自然认为“种水稻不如种菜”。于是,也就出现了这样的困境:每到冬天,农民就租地种瓜菜,租金逐年上涨;在夏天,许多农民自己的土地上没有足够的食物。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海南虽然属于粮食主销区,但也面临着稳区保产的硬任务。为解决非粮、季节性抛荒问题,今年初,三亚出台“粮九条”政策,内容涵盖种子农资一次性补贴、以耕代收生产补贴、籼稻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在政策的鼓励下,农民又爱上了种粮。每天走在田间地头,陈增伟最大的感受就是“绿意更浓”。今年城西村早稻播种面积比往年增加了500亩左右。“各种补贴都有,每亩种粮成本能省四五百元。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精力去种粮。”站在田埂上的陈增伟高兴地说。
对自主种植水稻的农民,政府牵头建立保险保障、产销对接、科技支撑机制,确保增产增收。占三亚耕地面积近一半的崖州区,2022年早稻生产任务2.8万亩,截至5月底,已落实30870多亩,增加种植面积6150亩,增长24.9%。
“区里开通了‘从种子到水稻’的全链条服务,让农民种粮多挣钱。”崖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航介绍,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参与品种推广、机械化耕作和收获,并与农户签订产销协议。同时引入水稻种植保险,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肥沃的土地执行着多重“使命”
位于北纬18度的三亚,是孕育的“天然温室”。为了“把最好的土地让给南繁”,三亚划定了10万亩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同时,三亚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良田用于种粮,多种粮首当其冲。但是,农民也想尽办法“土里淘金”,种植高效作物。
方田亮的函数几何是什么?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科研,有限的耕地被赋予多重“使命”。
多年来,三亚土地利用格局单一,增产潜力难以发挥。一方面,大量农田在收获瓜菜后闲置。另一方面,南方育种季过后,全国各地的育种科研人员纷纷返回北方,不少南方育种基地大门紧锁,试验田荒废。
种植结构单一也威胁到耕地质量。三亚市农业与农村局局长柯永春指出,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控制病虫害。种蔬菜不种水稻遇到连作障碍,导致病虫害滋生,肥力下降。长期施用速效高产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如果只是用土地而不养,农田就没气了。”
对此,三亚市推行“十万亩蔬菜+十万亩粮食”轮作机制,通过万亩制种、万亩高产水稻、千亩优质水稻等项目,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增产增效,促进“钱粮双丰收”。在科学轮作的帮助下,三亚完成了7.74万亩粮食种植,占今年任务的近80%。
“‘钱’是‘菜’‘粮’是米。”柯纯说,要实现“钱粮双丰收”,要算准天时、地利、人和,宜种则种,宜歇则歇。
如今,崖州数万亩农田有了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水稻生长135天左右,春季至少种一季早稻;早稻收获后,雨季和台风季节到来时,政府会组织安排种植田菁等绿肥植物,70天左右机械还田。入冬后,农民种植瓜菜,南方育种单位进行育种。
针对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南繁科研用地季节性闲置的情况,崖州区引导成立粮食产销一体化的国有农业平台公司,建立南繁科研用地分时托管、农村土地分时租赁的灵活用地模式,搭建多方共赢的利益连接桥梁。
在巴特南繁公共试验基地,盘旋在稻田上的无人机掀起了阵阵稻浪。仅仅一天时间,一名技术员和一架无人机就完成了380亩水稻的飞防作业。三亚琼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主任马介绍,今年3月,公司从海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管理南繁科研用地,统一机械化水稻育秧、插秧、耕地、田间管理。收获后,这些大米将被加工成商品大米。
崖州区副区长杨健说,平台公司承担粮食生产任务,从政府获得优惠政策、资金和资源,获得种植和销售收入;南繁单位提供闲置土地,获得免费农田管护和提高土壤肥力;村庄集体整合农民闲置土地获得保底租金和收益分红,农民也获得租金收益和生产力提升。
“沉睡”的农田被盘活了,增产增收效果初显。截至目前,崖州区“南繁+水稻+绿肥”轮作模式推广面积5870多亩,“蔬菜+水稻+绿肥”轮作模式推广面积约2.5万亩。预计增产4003吨,增加产值1500万元以上。
弹指一挥间,陈增伟又算了一笔“新账”:村里季节性闲置土地流转到公司,每亩500元租金;一些受雇参与管理土地管理的村民可以获得工资;公司种水稻后,种绿肥,相当于每亩地施两吨有机肥。村民下一步可以通过种菜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南方繁殖的结果可以增产增收
上个月,从巴特南繁公共实验基地传来了好消息。30亩试验田早稻平均亩产高达910公斤。目前试验田即将进行晚稻移栽,将冲击“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
试验田突破高产目标有什么现实意义?试验示范点技术负责人、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副研究员涂胜斌说,水稻高产离不开良种、良法、良田、好条件的“四好配套”。总结高产攻关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整合推广高产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
试验田附近,崖州正在建设1000亩高产优质水稻示范基地,重点示范优质品种种植、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无人植保、机械化收割等。,并逐渐传播到整个地区。“依托南繁聚集科研资源的优势,推动南繁培育的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在当地转化推广。”傅航说。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在巴特双季稻高产研究试验示范点承担所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多年来,公司主要为南繁的科研单位提供养殖和代管服务。如今,公司的服务范围延伸至大田,深度参与了雅周水稻示范基地的建设。公司董事长王世明介绍,公司在示范基地进行水稻种植、种植和管理,基地内700亩土地种植了公司自主选育的“九九新乡”水稻。
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评审,选出5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雅周推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土壤改良技术和广东省科学院测土配方技术已应用于生产;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种子和技术,帮助种植5000亩绿肥...科研成果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田”,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的800多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8000多名科研人员来华南工作。但长期以来,南方品种在海南繁育,科研成果带回内地,新品种、新技术在当地的转化率不高。
随着“南繁硅谷”建设的加快,崖州湾科技城建设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项目,聚集了665家涉农企业和100多家种业生态配套服务企业,一幅集“科研+服务+新农业”为一体的南繁产业蓝图初现端倪。
“创新种粮模式只是三亚探索农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要通过体制整合创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把这片热土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典范。”三亚市副市长罗东表示,三亚将依托南繁育种优势,加快突破性、创新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本地推广,通过系统集成创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