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手机弹窗广告

宝嘉康蒂2022-08-25  26

弹窗广告关了,系统通知广告又来轰炸,手机厂商是幕后推手?

弹窗显示网络故障,但点击查看后跳转到广告页面;打开手机APP,会遇到弹窗广告。如果你想关闭它,你找不到按钮。在一个APP上浏览的商品进入其他APP时,会反复收到同类商品的广告...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手机广告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近日,家住佛山的苏小姐向南都湾财经社记者抱怨,“一打开旅游APP,就弹出金融推广的窗口广告,花了半天时间才找到关闭的按钮。”苏小姐也表示,自己手机上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影响了日常的体验。家住广州的吴先生投诉称,手机系统的通知中心也开始携带通知广告。南都湾理财社记者采访了解到,苏小姐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5月30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互联网弹窗信息对消费者影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报告显示,近80%的受访者经常遇到弹窗,弹窗难关闭、易延迟、频繁、虚假、低俗。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问题弹窗带来了不良影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54%的人反映会影响正常的网页浏览或软件使用;53%的人反映延迟会强制下载捆绑软件/应用程序;50%反映不良信息内容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害;50%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50%反映延迟,容易感染病毒。此外,66%的人报告消费者安全权利受到侵犯。

手机系统和APP广告更隐蔽

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66万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手机仍然是上网的主要设备。

然而,随着手机用户的增长,相应的问题也在增加。杜南湾金融社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关于手机广告的投诉层出不穷,涉及欺诈、虚假宣传等。广东省消委会发布的报告还披露,利用多种APP弹窗接收优惠、中奖等信息诱导消费者点击,涉嫌欺骗和误导用户。今年年初,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邹先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部分手机软件广告通过“摇一摇”进入。手机不稳定,轻微晃动,就会进入广告,建议相关部门督促改善。

另外,“手机系统比桌面系统更早普及了通知中心,但不同的是,我手机的通知中心已经被大量的推广信息,也就是系统带来的通知广告占据了。”家住广州的吴先生说,手机系统推送的通知广告种类繁多,有低俗的,也有边缘内容的。“我可以关闭App的通知推送,但是通知中心有App store推送更新版本APP、钱包转账等通知。不能一刀切的关掉。”

根据杜南湾通讯社的一项调查,上述问题目前大多出现在Android上。为什么手机广告这么多?有不愿具名的APP平台运营人员向南都湾财经社记者透露,相比传统广告,手机系统和手机APP广告更隐蔽、更精准、更主动、转化率更好,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很大。“目前大部分安卓手机都是在系统通知中心和负一层开始做信息流。信息流成了安卓手机的标配,广告成了信息流的标配。”

安卓手机负面信息流广告页面

手机厂商从手机广告中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APP公司,手机厂商也从移动广告中获得了不少收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系统广告。有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经通讯社,目前手机公司的广告合作主要有三种:APP预装、商店下载广告、浏览器信息流广告,其中“利润较大的是预装和下载广告。”据透露,不同品牌的手机收取的授权费是不同的。每安装一个APP,厂商可以收取8分钱到5元不等的费用。目前以一部手机30-50个预装软件计算,对于第一梯队的手机厂商来说,只要每一款新机出来,仅预装APP的收入就能获利百万。

上述人士还强调,现在出于系统安全和用户方便的考虑,日常使用的app都来自官方应用商店,应用分发业务处于“垄断状态”。“垄断”的下载模式也让商店下载广告成为“抢手货”。杜南湾金融学会了解到,手机APP广告通常是按照点击率和转化率来计费结算的。如果按曝光量收费,每千人收费从5元到20元不等,如果按点击量收费,每次点击1元左右。

南都湾财经社从小米营销探索(小米营销平台)披露的案例中了解到,公司现在“采用各种技术提高用户的二次留存率”。比如延迟DEEPLINK,可以在用户下载完打开APP后,直接跳转到广告对应的页面。“在24小时内,新用户可以通过激活应用程序跳转到感兴趣的页面,这提高了留存率。”

小米营销平台对移动广告的描述

除了小米,南都湾财经社记者还注意到,目前vivo和OPPO也搭建了相应的营销平台。据“vivo广告营销平台”6月14日发布的《vivo营销》“Vivo营销联手优酷,探索前装效果营销新模式!”,有一个过程涉及到移动端如何通过“预装+效果广告”获取新用户。

比如vivo手机终端预装优酷App后,“使用新机的第一瞬间就能在手机桌面看到优酷图标”,然后vivo终端的软件商店中的动态图标、CPD泡泡等资源就会“吸引用户在终端场景中点击下一步按钮并快速激活。此外,还有Toast弹出窗口和安装完成提醒功能,以不同的形式提醒用户激活,提高激活率。

vivo营销平台移动广告案例

“对于非活跃用户,vivo会结合推送效果广告,为优酷提供定制化的标签定向功能,从而推送特定的用户群体。同时,对于已经安装优酷App的用户,采用RTA策略,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触达。RTA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选择特定人群进行广告展示,并根据用户在终端的不同行为进行个性化投放。”各种套路之后,最终目的还是“鼓励用户转化付费会员。”

“手机公司卖广告,‘始作俑者’是小米。他们率先创造了这种降低手机售价以提高性价比的新模式,然后通过系统的广告来盈利。”有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小米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达71亿元,同比增长8.2%,互联网业务服务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16.2%。小米在财报中强调,业务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小米互联网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广告监管缺乏对手机厂商的约束

对于移动广告,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和2016年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网页上以弹窗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标注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未明确标注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广告主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去年7月,针对用户投诉较多的“关不掉”广告等问题,工信部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近年来各种新兴的广告模式,相关部门也在跟进。此前,工信部也回应了“摇一摇”、“扭一扭”等新跳转链接的广告模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监管。

“我国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弹窗广告进行了严格规范。”广东和邦律师事务所肖晋阳律师告诉南都湾财经通讯社,工信部发布的《互联网网站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指出,老化版和单独老化版APP的界面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和插件,广告或临时弹窗不能随意出现。移动应用中没有诱导下载、支付等诱导按钮。

此外,肖晋阳律师还强调,如果广告本身涉嫌欺诈、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那么如果因弹窗广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向广告主或提供渠道的平台追究责任。“因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南都湾财经通讯社表示,目前对手机广告的监管主要集中在APP的应用层面,缺乏对手机厂商的约束。“目前厂商在手机上做广告是为了盈利。如何在用户体验和营收之间保持平衡,是手机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一些手机厂商已经注意到了消费者的呼声。三星和魅族在2021年宣布取消系统内置应用的广告展示。

统筹:甄艾丽
采写:杜南万财社记者孔雪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287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