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主要是什么人 重阳节介绍
1.重阳节爬山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因为重阳节是一个登“阳”的日子,地球大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爬山避邪是为了避免接触不健康的神灵。九重阳节一般恰逢秋收时节,举家出游,爬山是非常合适的。
2.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重阳节、登高节、菊花节、山茱萸节。中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太阳在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两阳相重叠,故名“重阳”,又称“重九”。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中说:“一年到月,再回到九月九日。是九阳之数,日和月应该是一样的。是通俗的,是有名的,所以是恰当的,是长久的。所以,要享受一顿酒席。”
3.重阳节,正是金秋沁人心脾,桂花飘香,风霜高洁的时候。宜登高望远,赏菊赠诗。在中国,这个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到了汉代,逐渐流行起来。《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妻子齐夫人被残害致死后,她的侍女贾也被逐出宫外,嫁给了一个平民。有一次她谈到每年九月九日在宫里戴山茱萸,吃莲藕饵,喝菊花酒,以求长寿。《续齐和声》记载:“桓景于汝南,师从费长芳多年。大师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你赶紧去。让你的家人做绛袋,挽着山茱萸的胳膊,喝着菊花酒。这个灾难是可以消除的。“如你所说,和家人一起爬山。此生九日,人上饮酒,女带山茱萸袋,盖始于此。”到了唐代,经朝廷正式批准,民间节日为中和、上思、重阳。明朝第一天,皇宫吃花糕,九月,皇帝亲自爬万岁山。这股风一直传到了现代。这一天,人们登高旅游,赏菊花,饮菊花酒,赏山茱萸,吃重阳糕。今天,这一习俗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