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创意和制作有流量,就是口碑爆炸;但是厚着脸皮背抄袭是可耻的,还有流量。那很尴尬,也很可笑。”5月22日,某新闻评论员评论“奥迪爆炸广告被指抄袭”。
这则广告由刘德华以“喜庆节日”为主题进行旁白,但5月21日晚,视频博主“北大人哥”发布了一段逐句对比视频,指出广告文案抄袭。“北大满哥”说,他相信德高望重的刘老师不会来他的短视频,逐字逐句拿起他的文案,然后发出商业广告。“所以捡到的人会站出来帮他做个解释。”
5月22日上午,一汽奥迪率先回应。由于监管不力和审查不严,各方陷入困境,创意机构MC·萨奇被指示尽快处理版权侵权问题,并表示在事实正式澄清之前,奥迪官方渠道将彻底删除该视频。
5月22日中午,MC盛世承认,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直接使用了Tik Tok博主北京大学曼格关于小满的视频的复制内容。该公司向原作者道歉,并承诺尽力弥补损失。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年度丑闻,必须钉在广告史上的耻辱柱上。如果不能亡羊补牢,恐怕在业内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人民网-观点频道文章指出,侵权违法无小事。更可笑的是,问题视频中很多文字与原视频一模一样,简直是“像素级抄袭”。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抄哪儿了?只是复制粘贴而已。在国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这一事件依然出现,令人费解。正如维权博主所说,我相信受人尊敬的刘德华先生不会撕掉文案,发出商业广告。“不管是谁干的,都会站出来帮他做个解释。”解释还没完。如何处理,监管部门也有责任介入。
文章称,“每一个击中人心的想法背后,都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积累。”诚然,如果原创不被尊重,怎么会有创新?如果抄袭不被制裁,法律在哪里?再豪华的车,一旦“翻车”,就尴尬了。文案一旦涉及抄袭,那就几何丢人了。涉案文案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自满,认识不够。”你知道涉及的公司有什么不足之处吗?你感到羞耻吗?
“如果没有下一次抄袭风波,这样的出场和传播度,会位列年度最佳广告。”《极限新闻》5月22日的评论提出,回顾整个事件,其实奥迪挺尴尬的,花钱花了心,看着打造了一个口碑不错的宣传产品,却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刘德华也挺冤的。他是一个很好的巨星,艺术界的常青树,演技和人品都是有口皆碑的。遇到这样的业务,他的形象难免会受损。就像北大满哥说的,刘德华肯定不会去他的短视频上逐字逐句的接文案,但是如果他对广告行业有点了解的话,他知道这种广告,品牌肯定会委托乙方运营。一个目标是“刷屏”,却戳中了他核心文案的原创性。奥迪堪称“年度最倒霉甲方之一”,负责其执行的创意公司可能是年度最可怜的一家。
在笔者看来,乙方明知甲方是大品牌,广告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却依然敢“扛”抄袭,而且抄袭的对象是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大V。这不是相当于给了别人一把“锤子”吗?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可见版权意识淡漠到什么程度!作为一个内容供应商,做出这样的抄袭丑闻,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也给所有的合作伙伴带来了麻烦,更让同行汗颜。在业内大公司都这么敷衍烂的情况下,创作者以后怎么在甲方面前堂堂正正?有广告界人士曾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自媒体平台很多,各种内容浩如烟海,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如果原作者不出来维权,认定抄袭会很难,想要授权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建议建立广告圈查重制度!
5月22日,有业内人士向本报分析,“通常情况下,这类项目必须有文案。先发布文案,项目组审核通过后上报客户。客户同意后,再交还给广告公司去做,比如分镜的设计。”
知情人指出,“甲方不可能每一个自媒体视频都看,或者完全是甲方自己写的,自己打磨的,或者甲方自己知道命题要往什么方向走,所以需要先做好相关工作。比如说到小满,查查相关资料,可能会找到这个‘北大人哥’。他们可能没有做到这一步。”
另一位从业者指出,在行业内,不仅仅是文案,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抄袭。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下午,中国广告协会理事、主办单位现代广告发布报告,称一向以创意为生的广告公司,沦落到抄袭甚至搭载Tik Tok媒体人、博主的视频内容。这不禁让人感叹。广告行业怎么了?
文章引用了okk创始人王小赛的话。创意咨询,如其所言:“奥迪小满让‘广告文案’这个职业蒙羞。人们不禁要问,“广告文案”怎么会沦落到抄袭Tik Tok博主的地步。当今广告行业的一些怪现象值得反思:没有爱情,心存侥幸,极度浮躁,频繁跳槽,认知不足,黑红为红,不考虑后果。追求原创是所有创意人的道德血脉,是底线思维。甚至别人的原创也不被尊重。别人如何尊重自己的创作成果?原因也很简单。像北大满哥这样的文案,可以买,但不能偷。"
此外,韩伟整合营销传播集团联合创始人、自有品牌策划人李骥也表示,“4A公司在行业内的没落有目共睹。重要的不是公司表现好不好,而是以4A为代表的传统广告创意模式已经被数字时代淘汰。现在的创意根本不是职业精英垄断的。好的广告创意往往来自小公司、新兴公司、制作公司,甚至媒体。”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告诉现代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主对广告全过程负责,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广告人,要严格审查品牌发布的广告内容,除了控制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倾向性,避免违法低俗内容,还要有知识产权审查意识。”
张国华强调:“知识产权保护要引起全行业的重视。每一个想法,每一段文字,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重则违法,轻则违背道德。所以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都要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要让抄袭毁了广告行业。”
《现代广告》的报道结尾提到,就像视频刚发布的时候,圈内人和圈外人都转载赞。让我们看到,人们依然会被生动有趣的内容所感动——而内容的核心依然是“人”。只有广告主、代理商或者内容制作公司必须找到更高效的内容制作方式,找到自己在内容制作上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高效率一定不等于抄袭或搬运。
“作为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再加上国际知名的4A公司,两家公司联合打造的重量级品牌的广告宣传片,从文案、创意团队负责人、导演、账号、品牌等全业务线,都没有创意审查意识,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真的‘广告公司自己也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看了太多广告,借鉴了太多广告,自己想出来的就是好主意?’”文章指出,5月22日,这一天应该被记住,不仅仅是因为奥迪小满的广告翻车,更是因为整个广告行业被打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