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一名教师写一辈子

图们江2022-08-24  20

叶澜 :学校中教师静下来的时间很少,老师也需要减负

全文5300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通读

老师把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仅仅是“专业”。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的一个偏差是,教师不被视为创造者,而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教育的魅力不仅需要好老师,更需要每一个老师都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情需要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生命发展的魅力。

作者简介: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

教师的使命是不断变化的

老师总是要对人们的生活负责

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和工程师是不同的。一个和物质生产有关,一个和人有关。

而老师和医生,虽然都是和人打交道,但医生的对象是人的身体,现在更关注人的心理。在工作中,医生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疾病。作为一名教师,他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整个生命的发展。两者的区别很明显,也不难区分。

今天老师的使命是让学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公民对这个社会的责任。

每一代教师都会面临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的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职业永远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职业。老师要经常问自己,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他的发展。虽然学生不完全被老师控制,但是老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可以引导人前进向上的力量。

一个老师可能对孩子、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他在每一个重要的进步时刻都会想起这个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和技能老师。

教育的魅力

我们应该从创造中寻求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的一个偏差是,教师不被视为创造者,而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例如,当一个老师上汉语课时,他的任务被认为是教授读写能力...

老师往往不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创造性劳动,所以总是自卑。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有尊严。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对教师工作性质的认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信使。他与孩子们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日常学校生活,也创造学生的未来生活。教育是丰富生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种转变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和魅力。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就会和上一代不一样。

这种代际传承和发展,本质上是将人类的知识、技能和精神转化为个人能力和精神的记忆。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个不同的个体身上,然后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的事业和魅力一定是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整天努力工作,以牺牲自己作为事业的高尚表现,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能,那么他只努力工作就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从事的是一项独特的创造性工作。

教师的魅力是什么?就是创造。

当然,教师的创作不同于工程师、建筑师、作家的创作。是一种面向人类生命发展的创造。还有“转化”的创造,教学本身也需要创造。从长远来看,教学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创造中是不可或缺的。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远远不够!

近十年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教师被视为一种职业,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

简单地说,有两个不同的目的:

第一,改变教师的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是提高一个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不只是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毫不怀疑。问题是,仅仅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吗?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

老师把自己所有的个性呈现给学生,而不仅仅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展示你是谁,学生在评判你是谁。同学尊重你或者鄙视你,抵制你或者喜欢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专业,而是因为你的整个性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连讲台都站不起来。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的整体发展。

一个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认识,包括对教育的认识和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的生命,应该有一种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也是最脆弱的。东西一旦坏掉,就很难再完美了。

所以,老师在青少年时期留给他们的东西,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一生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的幸福。

中国古代尊师重道,排在天地君亲之后,也在“圣人”之列。孔子被称为孔子的圣人。孩子应该向圣人和私立学校的老师鞠躬。对老师也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就是为人师表。

我不同意

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的提法

古代有“一本书可以读一百遍,其意义不言而喻”的说法。

有道理。真相在哪里?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对自己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有很深的道理,不同于口语。老师希望孩子理解,但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阅历。

为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同学们一定要再认识一下这个。我们做什么呢只要跟我读,背,多读几遍,内在的联系就会慢慢显现出来。这种方法是独特教育背景的产物。古代对教育的理解是以背诵为基础的,是背诵之学。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背熟和记忆标准答案如此重要?

现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学科化。学科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知识,而不仅仅是区域性知识。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时,当科学被分成许多学科时,这些知识就成为学习者的必备,被认为对他们未来的生存有用。基础教育成为孩子们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职业。

如何让学生记住知识本身,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老师常常因为被自己的学科占据而忽略了育人的任务。现代教育学强调,教育被视为人类知识从一代向下一代的传递。现在我们必须对教育的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一个老师,首先他必须像人一样生活,这样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别人成为人的影响。

像一个人一样生活并不意味着像一个圣人,而是你真实,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而修行。老师也有缺点,有时也会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就会静下心来,孩子会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你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虚伪的人。

太简单了,“育人不育人”。

我认为把“分”和“人”对立起来,是一种绝对二分法的思维方式。把“分”抬高,把它当“人”看待,这是大错特错。其实老师真正的能力是在育人的过程中,达到所谓“分”的要求并不难。

如果某些学校或老师声称我只“育人”不“育分”,这不仅荒谬,家长也肯定不放心。因为现实世界无法认同你教的学生考不好的观点,然而你是个好老师。我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的观点,这是两极分化思维模式的产物。这样表达往往很难达到改革的目的。

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和当前需要来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种超越,不是简单的否定。

面对“育儿”的变态现实,我的回答是:

“育人”肯定能让他的“分”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人生不可分割

教育也是一样的

幸福,在我看来,就是你所看重的,你最在乎的,你能感受到的。

作为个人的幸福观和作为老师的幸福观其实是有关联的。我更看重的是我作为个体(我自己)的追求。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其实老师只是一种职业。如果非要问这个职业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那么你一生中在这个职业上花了很多时间。你的个性和独特性在这样的职业中得到充分的呈现。虽然都叫老师,但是老师和老师有很大的区别。

教师的幸福观很难说一定有统一的东西。我也这么认为可能我更看重做一个人,你自己的生活怎么样?当然,这种生活,因为你是老师,你的生活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不了解生活,就会了解很多学生的生活。

如果你问我现在感觉到什么幸福,那就是你能给我很多时间,让我看书,让我思考问题,有空写书。生活的味道是熬出来的。这个“沸”不是指“苦”,而是慢慢地炖,慢慢地积,慢慢地积。

到了某一点,你会意识到:哦,这就是生活!所以,用一个幸福的概念来调节我们的幸福,并不是那么简单。幸福是无法调节的。

另外,我们的教育不善于在整体的、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全人,用丰富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各种发展的人。人生不能分离。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并不一定只有手脚在动,而是大脑不动,没有感觉。不管他们喜不喜欢。这不是机器人吗?这就是教育的难处。它的所有活动都是综合性的。如果你忘记了这一点,你肯定会在教育上失败。

这是我最初人生观的定位,强调教育和活动的全面渗透。可能现在年纪大了,看事情的感觉更深了。

我最近体会到的是:教育对生命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人,还应该包括整个自然界。我们可以和所有生物交谈。

世界在我心中扩大了。人们可以从各种生活变化中获得很多感悟。

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的魅力不仅需要好老师,更需要每一个老师都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情需要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生命发展的魅力。

当然,这里要有学术,也要有人品。人格,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是真诚。是真诚人格魅力的基础。不是哪种性格有魅力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发展,成为有自我意识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人。

他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保持着发现的眼光。每当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他都不退缩和退缩,而是积极进入去学习更多。他周围的世界也要经常被发现。这样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觉得很有魅力,因为他经常和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和发现。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所形成的人格和学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该是不断追求自身生命发展和完善的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提高。这样的老师可能对我有吸引力。

我自己也追求成为这样的老师,这是一个伴随我一生的无止境的过程。就人而言,我首先关注的是你是谁,而不是你的事业。其实职业规范永远是刚性的。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你就应该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人必然有魅力。

真实重建

是掌握教学的基本问题

我认为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非常丰富。多元化是好事。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创作。当然,也有一些人在那里瞎搞,只是为了提出一些新的口号。

我觉得真正好的重建需要抓住教学的基本问题。目前有点乱的“丰富”,一切都呈现在一个平面上,恐怕还得整理一下。我们应该回到“什么是教学”这个根本问题上来我特别不赞成用“学”代替“教”,用“课”代替“教”。

迫切需要对教师教育进行全面的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包括职前和职后。从入职开始,就应该对教师职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即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从合格到优秀,有一个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苛求优秀教师的标准。

首先,有底线。高度无限。你得到的越高,你就越个性化。关键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再来说说如何培养教师,如何建设团队。

关于师范生的培养,还是有很多旧观念的。教师应该学习一些教学方法和一些入门技能,如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和钢笔字,这些都被视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三言一句”是必要的,但只是技巧意义上的。对于教师更根本的基本功是什么,教师是谁,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教师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独特性,一个合格的教师作为当代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根本性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师资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应该减少教师和教学的工作量,增加学校的编制。师生比不能只从效率的角度来定义,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来综合考虑。工作量减少,让他有时间思考、学习、讨论。目前编制很满,班级规模人满为患,尤其是好一点的学校,一个班一般五六十人。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老师的工作都很满,负担也很重。

老师也要减负。

减负不是不做研究。减负就是减少工作量,加强研究,让大家有时间安排一些调研、讨论、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几轮培训就成长起来,但关键是要让教师在工作中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通过学习和研究,让他有实现发展的感觉,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吸引力和魅力,让他成长起来,而不是靠五年一次的轮训。然后大家都拿学分,以为他拿了就完成训练任务了。

我觉得教师教育急需综合研究。要重视和提高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质量。这种改进就是把研究投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需要多学习,注意对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把握。这些我们都把握不好。我们不知道怎样和什么对教师的成长有利。怎样才能打造一个好的教学团队?

真的,我觉得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这是一个问题。

他不静下心来怎么反思和发展?

委托人出资电子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智库君主编

说明版权学派是尊重原创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团结起来,我们可以成为变革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159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