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明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职业教育应当由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优先、行业引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内容由五章四十条完善为八章六十九条,增加了“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受教育者”、“法律责任”三章, 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具有更加实质性和重大意义。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1300所职业学校,学生超过3000万人。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从立法层面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法随时变,则治之,天下适宜,则有功。”针对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与同级普通学校学生平等的机会”。这有利于形成社会共识,增强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同时,职业教育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修改后的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当给予奖励,并给予税收优惠。这有利于深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可以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转变、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创造一个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需要法律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国务院印发《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高职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启动...近年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硬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卓越。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为契机,相关主体通力合作,齐心协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和措施,必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年轻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时强调:“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职业教育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一定能够使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