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主招生难吗

幻境迷宫怎么走2022-08-24  16

中山大学为何放弃大类招生?网友:自觉亏死了

社会就像一张没有参考答案的卷子,留给改革者空探索的空间。探索是为了开路。这种说辞听起来很美,但对改革者来说却充满了酸甜苦辣。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阻力,考验的是改革者对真理的信仰,是继续负重前行,还是浅尝辄止。

5月21日,中山大学发布2022年本科招生规定,显示将恢复按院系、专业招生,不再延续去年实施的大类招生。

本科专业招生从理论研究到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经历了一个较短的过程。直到2021年,国内各大高校终于全面试行专业招生。

一个新的招生模式必然要经历一些磨炼,逐步完善,以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

中山大学为什么放弃大规模招生?从跟帖的评论中,隐约发现有一条消息说“去年大量招生丢了命”,因为学校处于“多数省份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滑铁卢”;另外,不恰当的“牵线搭桥”,比如“把计算机和土木放在前面”,让学生觉得好笑。后续评论大多希望“专业招聘最好,人才培养更精准”。根据这样的信息,放弃大规模招生无可厚非,也符合“民意”。

但要放弃宽基础招生,就要搞清楚是宽基础招生的理念不对还是一些宽基础招生的做法不科学,这是坚持还是放弃宽基础招生改革的关键。

分班招生原本是对按专业招生的修正。中学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中学习知识和营养。按照高校的专业招生来看,好像大一新生突然从辽阔的草原进入空狭窄的居民楼,空之间的突然过渡限制了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按照大类招生的设计理念,为新生提供自主选择多元化课程的过渡期,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

有些高校采取折中的办法,让两个学院成对“结婚”,贴上大类的标签。这样的大规模教学让老师不舒服,学生失望,学院缺乏办学动力。这样的改革应该反思大规模招生的科学性而不是浅尝辄止。

改革需要系统调整,但不能在原有框架上修修补补。到了大规模招生的时候,高校最好开设一些满足低年级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摒弃专业课的狭隘观念,让学生在大三的时候自主选择专业。在大类招生实施初期,如何调和二级学院的利益,如何让教师适应大类招生带来的痛苦,也关系到大类招生改革的成败。

总而言之,高校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走上大规模招生这条“船”的准备。同样的,遇到风浪,无论是方向还是操作,都要深入思考。

大类招生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期待更多高校交出答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121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