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出台。渝北区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坚持“校外减负、校内提质”双线。在做好“减负”的同时,也结合学情做好了“提质”,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
“双减”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为了将“双减”进行到底,我们向家长提出了“四减四增”倡议,为教育做一个长远的规划。
“减轻”学业负担,“增强”减负提质的信心
“双降”政策出台后,家长们百感交集,既有缓解压力的感觉,也有莫名的不安。但是,“双减”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平躺”,实行“双减”政策。根本目的是减轻学生繁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
减轻作业负担就是减轻孩子的负担,放下负担就是让孩子跑得更快更远。针对家长可能担心的问题,如作业减少后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得到保证,我们通过少而精的作业、当面批评、分层布置、个性化布置等方式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不再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赢得更高的分数,而是让教师在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质量,让孩子在课堂上达到学习目标。
“双减”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质量。可以说“双减”减轻了孩子的负担,但实际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衷心希望各位家长逐渐摆脱过度焦虑,信任学校和老师的保障措施,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和锻炼,让教育回归规律、理性平和。
“减轻”校外培训,“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教育与生俱来,与生活同行。
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就是教育。在学校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体验生活是接受生活教育,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
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空间,把属于孩子自由探索和身心健康的时间还回来。同时,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将有效减轻家庭支出负担,提升家庭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所以“双减”实施后,希望家长朋友们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角色,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跟风上课,让孩子更加融入生活、自然、社会;让孩子走出培训班,走向自然和社会,和他们一起讨论学习和成长,和他们一起探索兴趣爱好;让他们拥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和他们一起去斑驳的时光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缓解”过度焦虑,“增强”家庭幸福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们的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其实过早封路是弊大于利的。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爱孩子,首先是关爱他们健康的未来。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成绩也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全部。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减负共识,积极调整心态,提高教育意识,理性客观对待双减,减少焦虑,静待花开,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促进家庭融合,提升家庭幸福感。
“缓解”自我压力,“提升”孩子综合素质
“双减”实施后,孩子的学习压力减轻了,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放松学习。相反,这个时候,孩子更有机会学会做“加法”,,提高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态度。尤其是小学阶段,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减负的情况下,希望家长引导孩子培养自学能力,加强自律,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己学会阅读和学习。
增强阅读,培养创新思维。“双减”后,家长要懂得如何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填补孩子多余的课余时间。循序渐进的营养阅读可以积累应对未来甚至终身的素养。
学会自主安排,提高学习动力。减轻课业负担后,孩子有了更多自我安排的时间,可以用来加强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让热爱运动变成自觉而不恰当的“小胖”;还可以参观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彰显个性,提高人文素养,全面发展成为自信、优雅、豁达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