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风俗介绍

上海著名景点2022-08-23  10

广西三月三风俗 广西三月三有什么风俗

1.包五色糯米板。每个家庭都在节日前准备五颜六色的糯米盘子和鸡蛋。人们采摘红兰草、黄米花、枫叶、紫香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红、黄、黑、紫、白糯米饭。根据传说,这种食物赢得了仙女们的赞赏并流传下来。有人说是祭祀宋的仙女刘姐。吃了这种食物,人就兴旺了,健康了。鸡蛋是歌圩里青年男女用来交流、传递感情的物件。壮族人喜爱五色米,认为五色米象征着幸福和吉祥。除了农历三月初三,有些人会做五色糯米饭,在社交日、中秋节,甚至是过年的时候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也要做五色饭,分发给邻居。壮族人也喜爱枫叶,认为枫叶可以“驱邪”,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所以在农历三月初三,五色饭做好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插上一片精心挑选的枫叶。就连制作五色米的染料残渣也要撒在屋外的墙脚处,以驱邪保平安。

2.抢烟花。农历三月初三和秋收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协会自发组织抢花炮活动。男女老少将穿上节日盛装,天一亮就赶往活动地点。抢烟花的人被认为是来年最受女生祝福和青睐的人。每队有8个人参加焰火表演。队员通过突破、堵人、变向、快速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的炮台。,并把烟花放入乐谱。规则与西方橄榄球相似,故称“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包裹。比赛场地一般设在河堤或山坡上,没有人数或队伍。每枪必抢,三枪终结。

3.打一根杆子。扁担是自娱自乐的传统活动。每一个庄家人都是在大厅里表演的演员。女子动作轻盈优美,男子动作浑厚有力。在大厅自娱自乐寄托了壮族人民的丰收愿望。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戴花,多人戴花。大多数跳舞的人都是偶数。表演者手持扁担,围着板凳或米槽,有节奏地敲打板凳,有时还会互相击打扁担。扁担可在手中自由使用,或前、后、或侧,声音或脆或重,声音各异,形成节奏鲜明、跌宕起伏的节奏。当杆子不停地互相撞击时,表演者不停地旋转,戴着花,让人更加眼花缭乱。熟练的动作,在音杆的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4.打铜鼓。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历来有在节日或祭祀时敲铜鼓的习惯。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现在东兰、天峨等地的壮族每年3月3日过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的瑶族过节日,南丹的瑶族举行丧礼和祭祀。南丹鲍忠的苗族人在春节期间总是敲锣打鼓来表达他们的庆祝或哀悼之情。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它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还被用作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具。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和重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成为壮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070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