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在线6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通讯员戴曾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九版)》。新版防控预案全面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根据奥米克隆变异菌株的特点,根据时间和情况调整了疫情监测、风险人员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这些防控措施调整后有什么意义?湖南将如何实施?今天,湖南省疾控中心急诊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张思雨对此进行了解读。
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有什么特点
张宇说,主要有三个特点:
在疫情早期检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增加了药品零售监控要求;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流行病监测的补充手段。
封闭控制区和中高风险区的统一划定标准。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的划定标准与防控措施联系起来,整合并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域的概念,形成了新的风险区域划定与管控方案。
根据奥米克隆缩短的潜伏期,7天可检出97%,10天可检出99%,缩短了对密切接触者和移民的医学观察周期。
“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大家,即使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在10天观察期内没有检测出来,也不代表100%安全。我们必须继续自我医学观察,当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时,我们需要及时找医生进行检测。”张伟说。
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缩短
新防控方案中,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时间由“14+14”改为“7+7”,密切接触者隔离时间由“14+7”改为“7+3”。这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有什么实际意义?
据张宇介绍,对疫情相关风险人员隔离控制时限和方法的调整,主要是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多地的防控实践以及奥米克隆中变异菌株的特性。对疫情防控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减轻检疫点的工作压力,有效利用检疫资源,帮助已经消除风险的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缓解心理压力。以此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高效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聚集性疫情调整的意义何在
根据新的防控方案,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内发现两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相对于之前第八版14天5例及以上的调整意味着什么?
张宇介绍,对聚集性疫情定义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奥米克隆变异体的疫情特点,如传播隐蔽、传播速度快等。此次定义调整将提高监测的灵敏度,更有利于疫情的严格处理,有利于快速出清。
湖南将如何实施
张思介绍,目前,湖南正按照第九版防控预案的要求,调整完善相关防控措施,修订完善我省防控预案和指南。同时,培训全省防控专业人员,指导各市州及时落实防控措施并顺利衔接,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抽查,推动第九版防控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