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也是


血压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压 仅仅测量一下血压,就判定为高血压,可能造成误诊。高血压中约有10%以上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即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有据可查”,血压高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症状。

典型案例:上下体血压相差较大,28男生的奇怪高血压。28岁的覃浩的血压高达180/90mmHg,远远超过了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可以吃降压药没有效果,伴有头晕。转院后,阿浩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上下楼梯和搬运重物时,我经常感到下肢无力。”医生马上对他的四肢做了血压测量,发现他的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相差很大,而正常人的血压基本相当。这意味着覃浩的高血压不是“原发性”的,而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发现覃浩病的根源是主动脉瓣狭窄。三维CT重建显示,患者的降主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如果血管狭窄得到缓解,高血压就可以得到缓解。中山二院心胸外科王明辉副教授为覃浩进行了“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保留了原有的血管,并增加了一条带有人工血管的下行输送通道。手术后,阿浩的血压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中青年人有高血压,要慎重诊断。医生王明辉介绍,覃浩的高血压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由于降主动脉狭窄,心脏泵入腹主动脉的血压量变少,相应地增加到上肢和头部。”王明辉说,“因此,上肢和下肢的血压会有差异。覃浩的上肢血压很高,导致经常头晕头痛,而下肢的足背动脉很弱,几乎摸不到,导致下肢瘫痪。这种继发性高血压容易与原发性高血压混淆。王明辉提醒,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要急于下结论。患者要详细介绍病情,医生要排除肾上腺等内分泌异常和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疾病的次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052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