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如意
资料来源:商业数据(ID: biz-leaders)
5月29日,一家名为“北京中通兰博医学实验室”的机构被警方通报,称其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立案侦查,法人代表已全部被查封。
这是近十天来北京第三家涉及核酸检测违规案件的机构。这碗有核酸检测的饭看起来不再那么好吃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大量新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建立起来,都瞄准了同一项业务。其中,有人成功获得了黄金,但也有人大概率锒铛入狱。
在这个群体中,大赢家包括几家头部公司,它们的业绩因核酸检测而爆炸式增长。幕后有几个安徽、广东、浙江人创业多年,一不小心踩在风口浪尖上的舌尖故事。
一个
1988年,从广州医学院毕业的广东肇庆人梁被分配留校。
年轻人负责校办企业的运营,为后来广州金宇医药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90年代,广州医学院创办了医学检测中心,主要靠卖检测试剂赚钱。据梁后来自己交代,一些中小医院在找大医院检测时往往受到冷遇。于是,这些医院试图请广州医学院检测标本。随着对同类产品需求的增加,看到了商机。
梁,广州金宇医疗检测集团董事长。来源:视觉中国
当时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还没有启动,美国市场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无知的国内同行准备迈出这第一步。
梁起初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因为从试剂生意中赚钱很容易,而如果做医疗检测服务,谁也不能保证成功。迫于压力,梁和一些同事将医学检测中心的业务转型为医学检测服务,并开始探索市场化运作。初始阶段极其困难。由于无法独立支配学校资金,1998年,梁和等20多人集资购买了一台9万元切片机,用于检测业务。当时检测中心每年销售试剂的收入有1000多万元,但检测服务的收入只有几十万元,团队的信心一度受挫。
2001年,沮丧的梁又看到了希望。当时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EMBA,接触到了美国一家顶尖医疗检测公司的案例。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路上的过客,从路人身上看到了光”,于是打算继续。
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第一批创业者在2001年不期而遇。
今年,中山医科大学、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何等发起单位将基因有限公司改制为中山医科大学名下。同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并入新成立的中山大学,成为金奎大基因最大股东。安徽人何在重组后的公司也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何1953年出生,1987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和梁一样,他毕业后也选择了留校,并很快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图片:广州金奎大基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当时国内诊断技术产品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占领。1993年,国外出现了基因检测PCR技术,使基因检测成为临床检验技术成为可能。他邵云准备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90年代中期,国内PCR市场日益火爆,全国各地的医院都投入到这股热潮中。但何发现,当时国内诊断试剂市场缺乏规范,检测和仪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且第一代PCR技术由于假阳性很难成为成熟的临床检测技术,所以他试图做出改变。
公开报道显示,1997年,何团队攻克了荧光定量PCR的核心技术,并于1999年底取得了国内首个荧光定量PCR试剂——乙肝病毒核酸(PCR)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相关证书。这意味着金奎大基因的技术积累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为了尽快将技术成果产业化,金奎大基因进行了上述增资重组。经过两轮重组,金奎大基因在1999年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60万的校办企业变成了一家迅速扩张的股份公司。
2
希望浙江安吉人陈海彬能从90年代的这场PCR热潮中淘金。
在创办迪安诊断之前,陈海彬早年在上海一家制药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产品是PCR乙肝诊断试剂。药厂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医院负责提供场地,利润两家公司分成。这是当时陈海彬熟悉的一套运作模式。1995年,凭借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这家医药公司赚了一个亿,极大地激发了陈的创业雄心。
陈海彬的第一个开创性项目与此类似,它也向合作医院出售PCR检测试剂。但后来因为政策原因,PCR检测技术一度被叫停,他的创业公司也跌入谷底。机缘巧合,危机中的陈海彬成功拿下一家海外品牌仪器在中国的代理权,情况有所好转。但经过反思和市场调研,他还是决定建立自己的医学检测产品和服务,这样即使代理权发生变化,他也能有足够的主动权。
图片:院长诊断官网
陈海彬新的创业逻辑很简单:既然医院可以是自己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客户,那么也可以是医院外包服务的客户。
其实这也是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一个生存逻辑。考虑到国内医疗体系的现状,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往往不具备全面医学检测的条件,而大医院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提供完整的诊断检测也不太现实。这就为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最开始院长从医院拿到的检测项目大多是低端微利,或者是医院暂时不愿意冒险的新型项目。双方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随着互信的加深,迪安诊断逐渐在浙江市场站稳了脚跟,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连锁扩张奠定了基础。
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越来越热闹。
2004年,金奎大基因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受到资金的热烈欢迎。开业那天,他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一起敲响了锣。收盘时价格较发行价上涨113%。当时,金奎大基因号称是占据国内基因诊断市场70%份额的龙头企业。
对于林吉勋和拉姆·雷蒙德两兄弟来说,2004年是他们事业的起点。今年,爱迪康首家独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落地杭州,标志着其正式进入这一领域。
之所以盯上第三方医学检测这块蛋糕,林氏兄弟也是受到美国同行的启发。当时他们认为,只要能复制美国同行的经验,创业梦想就不难实现。
不过,时任爱迪康总经理的郭瑶后来对媒体表示,公司初创阶段非常痛苦,“独立实验室”的概念还没有被各种规模的医院普遍接受。经过几年的艰苦发展,尝到甜头的医院都和爱迪康绑定了。报道称,到2005年初,爱迪康杭州公司出具的临床检验报告可获11家市级医院互认。到2007年底,爱迪康的日均标本量已经从创立时的200多件增长到3000多件,年销量也一举跨过5000万件大关。
三个
深受校办企业束缚的梁,在基因重组成功后看到了一丝机会。
2002年,他还引入外部资本对广州医学院(金隅医学前身)校办企业进行重组,由广州医学院和职工分别持有,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更灵活的股份制公司。
2007年,金隅医药第一家省级子公司落地济南。随后几年,旗下子公司迅速扩张至全国所有省会城市,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与此同时,政策窗口已经完全打开,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地位已经得到明确肯定,他们即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就发展路径而言,几家巨头都绕不过连锁发展模式。独立实验室的显著属性是希望覆盖最大半径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但又不能影响标本检验的时间,尽量降低物流成本,这就需要一定的平衡。建立连锁服务网络成为最佳选择。
陈海彬曾说,“这个行业很排外,一个省一般有两三个市场。”这意味着像连锁酒店一样扩张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必须为当地市场疯狂采购,每个实验室都必须加大赌注。
跑向资本市场成为另一个重要目标。
迪安确诊,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2017年9月,金隅医药登陆上交所。这些行业龙头在IPO前后都受到追捧。迪安诊断在2015年一度达到160元/股的峰值,金隅医药在上市前一年遭遇多家机构突然入股,一时成为市场焦点。
相比之下,爱迪康的上市之路更加曲折。原本想IPO的林氏兄弟,2017年损失惨重。当时爱迪康的一些核心骨干相继离开,包括另立门户的郭瑶。爱迪康也崩溃了。2018年,林氏兄弟不得不卖掉公司,退出管理层。凯雷资本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今年3月,继去年首次向HKEx提交表格“作废”后,爱迪康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击。如果成功上市,仍持有部分股份的林氏兄弟有望成为核酸检测造富运动的新受益者。
四个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需求,助推了这些第三方检测公司的业绩。比如疫情前业绩并不突出的金奎大基因,2020年和2021年累计净利润超过60亿。
今年一季度,核酸检测头部公司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虽然其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反复的疫情说明“红利”还没有结束。
当年参与其中的这些创业者,正在经历迄今为止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行情。与那些违规操作被曝光的同行相比,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最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