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0、100、160、200、300、350……
对励国芳的家庭来说,这组越来越多的数字具有跨代的意义。
1952年7月1日,励国芳的父亲李洪生敲响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汽笛,一辆蒸汽机车以每小时36公里的速度缓缓驶出重庆站。
后来,励国芳和他的儿子李志刚也相继成为火车司机。三代铁路司机见证了成渝间列车速度一路攀升。
2022年7月1日是成渝铁路开通70周年。中铁二院重庆勘测设计研究院站路处处长殷志斌表示,成渝铁路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促进了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凝聚了几代川渝人民的记忆,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70年过去了,连接重庆和成都的铁路从成渝铁路第一条,发展到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成渝铁路三条。未来,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重庆到成都的时间空距离将再次缩短。”尹志斌说。
2022年2月4日,乘客在成渝铁路柏林站候车。新华社记者唐宇摄
如今,当面对时速350km/h、只需62分钟就能到达成都的列车时,励国芳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以前我开蒸汽机车的时候,行驶速度很慢,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成都。现在在复兴号列车上,窗外的景色一闪而过,人还没反应过来,列车就到了。”
速度的变化带动两地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的变化,不断为成渝经济圈发展注入新动能。
励国芳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车上很多乘客都是铁路沿线的农民,他们背着背,在铁路沿线卖各种土特产。
现在,李志刚车上的许多乘客都是往返于成渝之间的商务旅客。他们一般只带一部手机和一个背包。
德国人马丁·辛肯斯经常乘复兴号往返于重庆和成都之间。“我的餐饮生意一开始只打算在重庆落地,但看到往返成都和重庆这么方便,我也在成都开了两家。”马丁说,成渝双城经济圈带来的机遇是实实在在的。
2022年5月19日,成渝双城经济圈首趟货运班列成功首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唐宇摄
让成渝铁路的众多西南特产通过铁路走向全国各地,让巴蜀大地从封闭的“大后方”成为产业投资的沃土。2021年,成渝铁路共发送货物386.6万吨,到货2122.1万吨,以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为主,粮、油、肥等民生物资为辅,涵盖了主要生产生活物资。
“成渝铁路的变化是川渝发展的缩影。”成都北站党委副书记王飞龙对此深有感触。成都北站现为西南地区连接成渝、宝成、成昆、大成等铁路的区域性路网编组枢纽。2021年,总货运量突破300万吨。
此外,铁路也在帮助成渝更多的产品走向世界。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在重庆团结村始发,现在重庆和成都已有2万多趟。成渝两地的优势产品,如机械、电子产品、汽摩配件等,正通过铁路走向世界。
重庆市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表示,虽然成渝两地并非沿边临海,但近年来成渝两地的交通变化,正在不断优化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国际物流模式和路线,助力成渝两地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记者陈庆冰、李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