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编蛋袋的由来 端午节简介
1.端午节蛋包的传说来历: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瘟神。每年端午节,他总要溜到下界去传播瘟疫。大多数受害者是儿童,从发烧和厌食到卧床不起。有些新娘对此很是心疼,还去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保佑子孙后代。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绝不允许你伤害我自己的孩子。”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反对,便问:“不知你娘娘在下界有几个一线子弟?”女娲笑着说:“我有很多孩子。嗯,每年端午节,我都会命令我的第一任女婿的孩子们在他们的裙子前面挂一个鸡蛋袋。所有带蛋包的孩子都不准乱来。”今年端午节,瘟神又下来了,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挂着装着煮咸蛋的小网兜。瘟神以为这些都是女娲的孩子,不敢做。就这样,端午节包蛋、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午中节、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起源于古代对天象的崇拜,由龙舟节演变而来。仲夏端午,黑龙第七夜升至天空的正南,是龙飞翔的吉日,即如《易经》铭文甘卦所说“龙在天”。下午的龙兴,既“成功”,又“积极”,是大繁荣的形象。它的起源涵盖了古代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多种民俗融为一体,节日习俗内容丰富。烤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习俗。这两种习俗在中国自古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2.端午节,最初是祖先创造的,是祭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杀,后来人们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说法。一般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先民选择“飞龙上天”在吉日祭拜龙的祖先,祈福辟邪,注入了夏季的时令“防疫时尚”;被视为“恶月恶日”的端午节,起于北方中原,伴随着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