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

怎么做馒头2022-08-22  12

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科书:编写阵容豪华,作品惊艳至今

1949年初,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三大战役接近尾声,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使中小学生能够及时使用新编写的适用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的教科书,中央高度重视,正式成立了以叶圣陶为主任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至此,拉开了新中国教科书出版的序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那么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材是谁编写的,编写的是什么样的教材,其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由于当时已接近当年秋季开学,政府要求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在1949年秋季开学前为中小学生编写一套临时教科书。

民国的中小学课本都有了,但新中国即将诞生。他们的观念大相径庭。所以数学和物理比较好,可以适当调整使用,而以前的语文和政治教材不能再用了。所以临时编的教材,需要编辑的主要是语文和政治。

其中,叶圣陶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贡献很大。主编是吕叔湘,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它的名字叫《国语课本》。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他还主编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普通话教材的编写,可以看看下图。即使在今天,左页的图片也没有过时。画面温馨,师生关系融洽,文字生动押韵,很有教育意义。读起来还是很神奇的。

1950年冬,负责编写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叶圣陶任社长兼总编辑。之后,我国开始正式编写第一套中小学教材。那么,当时的第一套教材是如何编写的呢?

首先,新中国非常重视教科书的编写。各学科的主编都是当时国内顶尖的学者,其中不乏我们所熟悉的:主编语文,主编数学,主编物理,主编英语,竺可桢主编地理,叶圣陶主编地理。

第一套教材编的时候,虽然编者都是顶尖的学者,但是教材编写者只有几个,只有30多人。后来在中央的关怀下,在编辑第二套教材时,辛安亭、朱智贤、陈乐苏等一批顶尖专家相继调入人民教育社。其中辛安亭是著名的通俗读物作家,朱知贤是中国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陈乐素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可以说,新中国第一套教材编写者的阵容非常“豪华”,甚至到了奢侈的地步。未来能否被超越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前无古人。

其次,作为中小学教材编写的负责人,叶圣陶对编写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编者要深入了解教材本身,同时要带着文字走访学校,听取师生的意见。

那时候各学科教材的编辑基本都是一流的专家,不可能对书籍一窍不通。但叶圣陶也严格要求他们吃透课本。只能说叶圣陶对教材编写的态度是令人感动的,是极其认真的。任何困难都怕严重。在叶圣陶的工作态度下,他的工作成果可想而知,比如插画,莫名其妙的文章等。,他们怎么会出现!

在最近的教材事件中,有学者认为教材编写没有必要咨询家长和网友,因为教材编写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但新中国第一套教材编写时,叶圣陶要求听取师生意见。如果当时有网络,叶圣陶会拒绝征求网友的意见吗?

其实白居易写诗后,经常征求不识字的老太太的意见,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画面感很强。叶圣陶老师和学生的忠告,就像白居易的《老妇人的忠告》一样,是应该传承的优良作风。

第三,第一套教材中,自然科学部分参考了苏联教材,但其他部分完全重写。需要注意的是,是“参考”苏联教材,不是抄袭。

1951年,国家明确指出:“参考苏联教科书,改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科书。”所以当时虽然翻译了苏联教材,但还是需要根据中国的情况进行调整。

与自然科学不同,语文教材更为复杂:选的文章和插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有教育意义、审美意义和爱国意义,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至于插画,很多都是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师创作的。

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辑梁回忆说:“他们(中小学生)不知道,在北京,人民教育社的编辑们一直在努力编写更好的教材。我们把这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小故事改写一下,把一件事写成一篇短文。那时候我们读书很多,各种报纸杂志都要看,然后从中选择。”

第一套教材只有一本国语教材,第二套却把语文分成了语文和文学两本书。特别是在文学创作方面,主编吴伯箫不止一次邀请茅盾、老舍等文学作家召开创作座谈会。最后,由于多位大师的不懈努力,教材文献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名著,读来依然震撼。后来,叶圣陶将汉语与文学相结合,认为“出口即语言,写作即文本”。取名“汉语”,有“语言传承”之意。下面,央视《国家记忆》节目就来聊聊“新中国教材”——《文学》。

第一套教材问世后不久,中国开始编写第二套教材,比第一套更科学、更系统,由此开始了按大纲教学的历史,并于1958年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共有11套人教版教材。

值得玩味的是,第一套教材的编者基本都是真正的大师,但这些大师们丝毫没有轻视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而是精益求精,态度非常严谨。这种态度和精神,可能是最珍贵的,最值得传承的,最不值得怀念的,也是目前最缺乏的。

参考:央视国家记忆——揭秘:伴随新中国诞生的中小学教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2963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