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上海市实施了人才专项扶持措施。其中一项措施是增加引进世界著名大学的海外学生。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复工复产人才实施专项措施的通知》称,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本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包括直接落户、户口迁移、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居住证积分等业务)中“平均工资”相关事项仍维持现有基数标准作为参考水平;在满足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世界前50名大学毕业的人员,取消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数和时间的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可直接申请落户;世界51-100地毕业的,在本市全职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即可申请落户。
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副会长、静安海外人才联盟轮值负责人吴斌7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此前,上海规定非留学人员国内博士学位可直接申请落户上海,但根据这一新政策,留学人员只要缴纳社保并在相关企业工作,即可直接申请落户上海。
吴斌告诉记者,仅7日下午,他们就接到40多个电话和微信询问,不仅有已经在沪工作的海归,还有即将回国的留学生。咨询的问题涉及投标的资格和过程。“新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留在上海的理由。”
如何识别世界50强和100强院校?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帮助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相关问答》,有关权威机构参考《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QS世界大学排名》,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 Ranking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的排名为准,以落户申请系统中的名单为准。
吴斌表示,从咨询的问题来看,目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学校能否被列入上述排名,预计申请系统中的注册学生名单将很快确定。
申请落户的细则和相关流程是怎样的?据了解,除社保缴费基数和时间调整外,新政策可参照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2020年11月13日发布的《留学回国人员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实施细则》及相关政策问答。
如果用人单位经办人员因疫情控制无法在短时间内当场提交书面材料,如何继续办理人才引进业务?
上海市人社局表示,在人才引进“一网通办”系统中已受理并网上通过的申请,因单位经办人所在区域处于中高风险区(仍在控制之中)而无法当场提交书面材料的,用人单位向业务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后,将采取“书面材料延迟提交,网上流程正常办理”的特殊支持措施。网上审核通过,提交材料(符合要求)后,可直接进入公示环节(免公示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