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忍者神龟:施利德的复仇》的上映,重温四只小乌龟如何走上世界文化舞台的故事。
对于国内的大部分80后、90后来说,即使我们不能一一指出上图中的四只人形乌龟,米开朗基罗和莱昂纳多是谁,或者说明他们谁用双截棍,谁用叉子,大部分都能叫出他们共同的名字——忍者神龟。
对于《忍者神龟》在中国的感受,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忍者神龟》是他们小时候放学后追着看的动画片。整部电影的嘻哈风格在当时的电视荧屏上相当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家里有“小霸王学习机”的人来说,“忍者神龟”系列代表了红白机上最好玩最好玩的格斗游戏,是邻居同学一起回家玩电脑游戏的不二之选;同时,《忍者神龟》也是一部分人最初接触欧美“街头文化”的机会...
无论是诞生还是后续,忍者神龟的发展就像剧中四只小乌龟的经历,堪称“另类”,经历了风风雨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四只忍者神龟也正在成为逐渐消逝的童年记忆。
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仍然在流行文化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一个
用今天的话来说,忍者神龟的诞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缝纫怪兽”。两位不知名的漫画家成立了一家连办公室都没有的漫画公司“幻影工作室”,创作了几只变异乌龟的形象。
早期忍者神龟的卡通形象
《忍者神龟》的英文原名《忍者神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卖点——明显借鉴了x战警系列,也讲述了变种人少年作为超级英雄的成长,还融入了超胆侠的起源故事;虽然新加入了流行的“东方忍者”元素,但真正支撑作品整体氛围的还是美国的地下街文化。
忍者神龟的特点是大部分的变异英雄都是由人变异成动物,而且是由动物变异成人类。作为青少年,他们不受一般人类规范的约束。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十八线戏仿漫画多如牛毛,找出版社赚连载稿费养家糊口也是不错的组合。但《忍者神龟》正赶上当时的“特许经营”模式,大厂就像盲盒一样收购各种小作品的特定商品制作权,即使人物本身默默无闻。
在2009年的纪念电影《永远的忍者神龟》的结尾,还原了两位作者当初创作《忍者神龟》的场景——只希望这些小神龟的形象能卖出去。
在漫画基本确立了四个忍者神龟的风格形象后,幻影工作室将这些角色的“特许经营权”卖给了不同的厂商。忍者神龟的形象逐渐被印在各种t恤和帽子上,一些玩具被摆上了商场的货架。
虽然最早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但与超英漫画的典型人物相比,《忍者神龟》更类似于三丽鸥旗下的Hello Kitty或者大耳狗。人物形象通常优先于剧情故事,可以出现在任何合适的场合,不强调所谓的原创内容。
“加盟”这种模式,把“盈利”和“推广”结合起来,在当时非常流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厂商不仅购买特定领域的人物授权,还以“加盟商”的身份共同开发这个IP。所以他们有相当高的自主权,可以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让作品更适合市场。
这样,“借鸡生蛋”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加盟商竞相“杀鸡生蛋”来挤压角色的商业价值是很正常的——过不了几年,大大小小的厂商反而会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收紧授权尺度。
只有少数幸运儿真正受益于这股潮流,在多方帮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忍者神龟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经过几年不温不火的忍者神龟漫画连载后,玩伴玩具公司获得了忍者神龟FIGMA玩具系列的制作权,但起初他们并不确定这个时候忍者神龟有多少潜在观众,是否真的值得为它开辟生产线。
为此财星一起索要了系列电视作品的改编权,并找了一家动画工作室制作了一部五集的迷你动画系列,来试探这四只小乌龟的市场前景。
这部五集动画讲述了忍者神龟与施利德、大脚帮的第一次对决。
起初,这套迷你动画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热烈反响,但玩具公司开始生产,并开始营销忍者神龟的动作人物。同时还继续把这几集动画的播出权提供给播出公司,让他们洗脑,在电视上反复播放,被当成广告玩具。
彩星根据动画设定制作的忍者神龟是可爱的玩偶。
当时变形金刚通过长篇电视动画促进原创玩具的销售,赚了不少钱。市场上许多投资者都在寻找下一个变形金刚,他们中的一些人最终找到了忍者神龟,并加入了CBS,制作更多的动画内容。
结果后续作品收视率一炮而红,这个版本动画将近200集。从1987年到1996年,它曾是美国电视史上播放量最大的动画电影。
伴随着激昂的说唱主题曲,这个版本的动画实际上成为了《忍者神龟》系列整体氛围的基石,将这些起初默默无闻的小乌龟推上了世界舞台。
2
20世纪90年代初,第87版《忍者神龟》也进入了mainland China。
当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由动画引起的《变形金刚》热潮,很多地方电视台恰好与《忍者神龟》不谋而合,争相介绍这部前途无量的作品。于是,87版的《忍者神龟》在中国广东、深圳、天津、北京的几家电视台都有了不同的翻译版本,四只忍者神龟的中文译名也各不相同。目前网上流传的资源一般都是广东东和兴发行的DVD版本,廖怡配音。
在一些版本中,使用长棍并负责道具开发的多那太罗曾被称为爱因斯坦。
早期电视台播出的87版动画大多残缺不全,连原来的五集《缘起故事》都不见了,单元剧的形式也缺乏完整的故事线,教人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
不过这并不影响《忍者神龟》在当年的小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一方面,动画片头曲中仅有的几个场景就足以很好的理解故事,同时也离不开科乐美出品的《忍者神龟》系列的帮助。
87版动画走红时,科乐美也拿下了《忍者神龟》的游戏改编权,开始根据动画制作相应的主机游戏。当时由于《忍者神龟》在日本还不太知名,科乐美也给日版游戏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忍者的故事》。
第一代忍者神龟是一款卷轴式的平台动作游戏。它以硬核著称,但凭借丰富的内容依然畅销。玩家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控制四只不同武器、不同动作特点的乌龟,还有多种辅助武器可以展开。在游戏中,你甚至可以俯视街角,驾驶乌龟战车穿越城市。
玩家甚至可以驾驶乌龟战车在大街小巷与敌人交战。
这款FC游戏风靡欧美和日本,也将海龟热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新动画、新电影、特别剧集和电视广告的陆续上演,海龟们以各种形式活跃在荧屏上。
1990年的特别电影《忍者神龟》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是该系列的里程碑。
而国内大部分玩家直到90年代中后期《小霸王》的流行,才会接触到《忍者神龟》这款游戏。此时,柯乐美已经在红白机上推出了多部忍者神龟系列作品。除了《忍者神龟的故事》的两个续作,还有格斗游戏《忍者神龟》(国内常译为《忍者神龟4》)。
集结了这些游戏的《忍者神龟3IN1》可以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卡带之一,大多数小玩家都是冲着《忍者神龟》二代和三代去的。
这两部续作改变了第一代的风格,变成了横版通关游戏。他们还支持双人游戏,大大降低了难度,更加强调趣味性和快节奏。在当时,很少有更适合“派对游戏”的选择。熟练的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团结合作,而新手玩家也可以选择方便的武器,跟随他们的朋友通过关卡的大部分过程,这样他们就不会总是旁观或成为拖累。
忍者神龟时不时看看屏幕,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这是其他热门横版游戏或者PVP游戏所不能提供的乐趣。相比游戏本身,更让人难忘的是现场欢乐的气氛。玩过游戏后,看电视上播放的动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好像我已经化身在里面了。
有很多东西可以称之为中国80、90后的共同回忆,其中忍者神龟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俗话说“忍者神龟”不可能永远存在。到了21世纪初,虽然仍有忍者神龟相关的作品陆续出版,但流行趋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但还是有很多粉丝把这一系列的逐渐陈旧归结于特许经营模式分散了对作品内容的管理,使得故事的发展方向逐渐失控。当女忍者神龟最终出现在特别的电视剧中,就连一直秉承开放原则的幻影工作室创始人也不得不承认作品完全失控。
而女忍者神龟出现在特别电视剧里。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四只小乌龟又走运了。这时,电视动画系列的改编权来到了福克斯广播公司,一个完全重启的新系列应运而生,它被称为03版。
这部动画的前几季也被引进中国,在央视6频道播出。第六频道作为电影的中心频道,很少播放动画,连续播放动画剧,但“第六频道”恰好是原著中忍者神龟最喜欢的新闻频道。所以这次的引进和播出被认为是对当年海龟热潮的致敬,也让一些年轻的新观众具体认识了这些人物。
与87版相比,新版剧集中四个忍者神龟的性格差异变得更加鲜明。一些受欢迎的配角,如主持人April和城市治安维持者Kathy Jones,有更多的场景和更完整的个性。就连反派施利德也从一个有脸的反派,变成了一个“追求暴力误入歧途却内心深处仍有武士精神”的复杂形象。
87版和03版四月的造型和人的设计有不小的区别。
此外,故事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主线,世界观设定也变得更加统一,更有“赛博味”;影片中,不时变换镜头框架的表情令人耳目一新。
所有这些改进都有助于忍者神龟迎合时代的新特点。动画03版不能说让忍者神龟起死回生,但无疑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科米也是时隔多年,在动画03版的基础上开发了《忍者神龟》系列新游戏。主机平台上的3D俯视角清晰版,以及GBA上各种招式的交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GBA上的《忍者神龟2》中忍者神龟的特征也更加多样。例如,米开朗基罗可以用双节棍像竹蜻蜓一样放慢速度,而多那太罗可以用长棍撑杆跳。
虽然这波海龟热潮不如从前,但足以证明这个品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2007年,世界各地都有忍者神龟的CG电影上映,育碧为此制作了配套游戏。
03版动画之后,《忍者神龟》的电视动画由尼克有线电视频道接手。2012年被拍成新的儿童CG动画系列,再次开始了长篇系列...而这些对于国内大部分忍者神龟粉丝来说都是相当遥远的事情。
四月的形象又变了。
2014年,由《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导演迈克尔·贝制作的《忍者神龟》上映。由于变形金刚系列在中国的良好反响和忍者神龟的潜在观众,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也被寄予厚望。但与当年夺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变形金刚4》相比,《忍者神龟》不到4亿的票房只能说勉强。
真风格的忍者神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毕竟国内观众对忍者神龟的感情都凝聚在当年的87版动画和FC游戏上,这也是为什么时隔多年,新游戏《忍者神龟:施利德的复仇》一出版,就在国内游戏玩家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远超同系列任何新作。
因为它只是看起来像柯乐美的《忍者神龟》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精神延续。
《施利德的复仇》早期曝光截图
这款作品并非科勒美出品,但开发者毫不掩饰对其的致敬——复古的高清像素风格,熟悉的角色造型和手势,甚至很多游戏场景都很熟悉。
当初,开发者宣布将这部作品献给当年87版动画的所有忠实观众,以及流连于科乐美系列游戏的热切粉丝,充满了粉丝的期待;结果我们所有人都要经过几次跳跃和漫长的等待才能等到比赛。直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玩这个游戏了。
四
虽然《忍者神龟》系列的游戏改编权现在掌握在尼克·凯布尔手中,《施利德的复仇》也只是在其授权下制作,但游戏中的人物和设定几乎完全依赖于87版动画,当然也包括大家熟悉的主题曲。
如果再加什么的话,大概就是原剧中那个因为各种原因总是身处险境等待救援的女记者阿普里尔,从花瓶变成了可以和忍者神龟并肩作战的女主角。
对于87版动画的观众来说,看到April挥舞着话筒踢大脚帮真的很离谱。可以说,如果她要有这种战斗力,87版动画里一半的故事都不会存在。
这个设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尼克版的动画——剧中的April也向老鼠大师Sprint学习,成为了一名女忍者。但更明显是为了游戏性。
在《施利德的复仇》中,可以玩屏幕的玩家一口气从两个增加到了六个,自然需要更多可操作的角色,不仅仅是四月,还有斯普林特大师和凯西·琼斯(剧情模式第一关后解锁)。
这些角色各有特点,攻击范围、攻击速度、能量积累效率各不相同,还有各自的杀人技能和嘲讽动作。除了工装上的这些直观差异,这些角色的风格衔接和击球手感也有细微但不难察觉的差异,在打球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到自己更喜欢的角色。
游戏主要内容不长,一共16关。清除绘图模式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游戏前半关充满了对科乐美第二代和第三代忍者神龟的致敬,很多场景和敌人配置几乎都是高清复刻,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令人难忘的“滑板之关”。
在游戏的后半段,无论是配角还是反派Boss,都出现了老游戏中没有机会出现的动画角色,游戏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大家熟悉的纽约城和大脚帮的老巢。乌龟战车载着玩家去了更多的地方。
我们的游戏制作团队曾经说过,做一款复古的忍者神龟游戏是他们的梦想,而在游戏中,他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他们的梦想之旅——一方面用现代的方式展现了过去的关卡,同时也填补了他们在游戏中遗憾没有看到的东西。
那么一个玩家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完成哪些童年的梦想呢?大概就是“能容纳更多人的欢乐聚会”,人多的时候不用排队轮流玩。
《施利德的复仇》不仅包含了更多屏幕上可操作的角色,还包含了现代便捷的线上方式。玩家除了可以通过键盘和手柄在本地与多人对战,还可以在线邀请自己的好友,或者通过在线模式与陌生人对战。Steam版本还支持“远程分享乐趣”功能。购买了游戏的玩家可以免费邀请其他朋友加入游戏。
在游戏玩法上,加入更多玩家互助的内容,比如“扯平血”、“救人”,可以让合作过程更加愉快。
游戏的简单性和普通难度相当好玩,剧情模式也包含了温和的修炼元素,玩家角色可以增加绝招的积累极限;而难度模式和生命受限通关的“街机”模式,则接近于当年FC游戏的难度,需要一定程度的篮板和应对策略才能安全过关。
就像当年的游戏《忍者神龟》一样,《施利德的复仇》也不一定是目前最好的复古横版游戏,有很多地方会让玩家觉得“有而无”。比如不同角色之间的招式变化比较多,地图上机关陷阱比较单调...但如果能找到人一起玩,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独特的快乐。
结论
莱昂纳多、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多那太罗——这四只忍者神龟的名字都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原型的。它们的创作者说,它们被命名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他只是在结束艺术史课程后借用了一些大家熟知的名字。
谁也想不到,多年以后,这些小乌龟会成为游戏界新一轮“复古风”的代表之一,真的呈现出一丝“文艺复兴”的味道。
《施利德的复仇》等横版通关游戏普遍被认为已经过时,受众群体较小,但近年来却迎来了小爆发。《热血系列》《愤怒的铁拳》新作广受好评、叫好、叫座;而且很多人认为格斗类游戏仍然是当下最火的游戏类型之一,也频频有新作品出现,反响不错...
时尚界总说“审美是一个圆”,对于游戏行业可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