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从什么朝代

尾崎八项2022-08-21  14

古代的一日三餐是从哪朝开始(一日三餐是从哪个朝代)

1.一日三餐起源于汉代,从汉代开始流行。在古代,当人们很穷的时候,许多普通人都吃不饱。大多数下层阶级的人一天只吃一两顿饭。人口剧增,粮食产量上不去,开始出现两天一顿。直到明朝,引进了土豆和玉米。没有那么多吃的时候,我们就吃玉米和土豆,慢慢开始一日三餐甚至更多。

2.在明清时期,人们仍然习惯一天吃两顿饭。日本人曾根俊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北方之旅》,漫游在清朝,记录了当时人们的饮食情况。“每个人一天吃两次左右……和上海一样。”乾隆皇帝也是一天吃两顿饭,称为“早饭”和“晚饭”。没有所谓的“午餐”。1934年,著名摄影家贾庄学本到川西羌族地区考察。那时候,当地人习惯一天吃两顿饭,早餐大约在上午10点,晚餐大约在下午5点。中国自汉代开始出现“加餐”,即一日三餐,但这种情况并未在全社会推广。

3.而且中午加餐不是习惯,只是偶尔。有时候有饭吃,有时候没饭吃。唐朝是中国最富有的朝代,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诗中承认“米以肥为白,谷以丰,公私仓以富”。从官员到普通百姓都可以吃,所以我们从传世的唐画中看到的美女都是丰满的,丰满就是吃饱了。有可能在当时,尤其是开元盛世,因为有足够的粮食,所以人们能够吃更多的粮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2820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