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不吃饭的方式减肥,自古就有。古代称“破谷”,又称“破毒、破谷、断食”。简单来说就是不吃五谷杂粮,不吃肉。道教认为,人吃五谷杂粮,粪便积在肠内,就会产生腥臭之气。所以有很多道士在山谷里修行一段时间,戒欲,完全斋戒,只喝水,或者吃丹药。这些丹药往往含有人参、红枣、蜂蜜等营养成分。,即使不吃也能提供一些营养。
控制食量的好处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延年益寿。从历史渊源到现代研究,“养谷”的理念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证明,适当限制真菌对哺乳动物的能量摄入,可以延长寿命。
有学者做过相关实验,发现节食的猕猴比正常饮食的猕猴寿命更长,衰老更晚。人也是如此。肥胖受试者,经过短期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后,抗氧化指标明显提高,说明节食确实有助于延缓衰老。
如今,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过去相比,人们普遍吃得更好,更仔细。然而,他们在享用美食美酒的同时,也饱受肥胖、疾病或短命之苦。“病从口入”,许多“现代病”的早期发生,如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动脉硬化、癌症等。,都和“吃”有关。
如果把膳食摄入量适当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那么“破谷”和“节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吃几口或几顿饭,可以定时清胃空,减轻肠胃负担,排除体内毒素,净化内环境,摆脱肥胖。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打开互联网搜索,会看到很多关于比谷和比谷培训班招聘的介绍。虽然辟谷的理念和状态是有益的,但普通人盲目提倡“绝对禁食”或不加引导地模仿辟谷,是极其不可取和危险的。
辟谷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比谷根本不吃任何东西,有些半比谷养生法只是“中午后不吃东西”。
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础。长时间禁食的人,总有一天要吃饭的,而从禁食到恢复节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是体重反弹,因为剧烈节食后,人体的基础代谢能力下降。恢复饮食后摄入同样的能量,基本需要量更少,所以体内会残留更多的热量,体重增加更快;其次,长时间禁食的人会出现厌食、病态的严格饮食等心理问题。
有些想限制食量的人,往往处于节食→饥饿→饱腹的循环中。减肥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才能将节食进行到底呢?要想吃得少,就必须克服食欲和饥饿感这两个“天敌”。人在饿晕的时候,脑子里都是食物,食欲就会飙升。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多吃。如果你允许自己少吃多吃,避免处于非常饥饿的状态,你就不会有无法控制的强烈食欲。
还有一招可以让你少吃。这是饿的时候先吃一点糖。一般来说,糖是节食者的大敌,但其实是天然的食欲抑制剂。这是因为糖能很快被血液吸收,会让人一下子有饥饿感和饱腹感。有学者测试,饭前吃点糖的人会比不吃的人吃得少。一段时间后,前者会瘦得更多,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每顿饭的分配对减肥也很重要。有一个总的原则:早、中、晚餐的比例应该是早35%,中35%,晚30%。不是有个形象的比喻吗?“早餐像国王一样吃饭,晚餐像乞丐一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