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的起源:春联起源于符涛。据《后汉书·礼记》记载,符涛长六寸,宽三寸,红木板上刻有“申屠”、“雷宇”二申字样。“正月初一,做一个桃符,一个有名的神仙木让所有的鬼都害怕。”五代时,在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符涛身上写对联。清代《燕京志》说:“春联是符涛。”
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流行。唐朝以后,除了前朝的、,秦的和尉迟恭也被视为门神。
到了宋代,在红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宋史·蜀家史》记载:后蜀国主孟昶命学士辛写桃木板,“因其不务正业,假意作诗曰:‘新年,甲节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春联”一词出现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喜欢排场,也喜欢大家族每年除夕贴的桃符,所以想推广。可见,“春联”的命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用行政命令,颁布诏令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