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cache是什么意思2022-08-14  6

广州越秀区学校复课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全文)

越秀区学校复课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根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依法科学准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2020〕28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疫情工作的通知》(穗防控办〔2020〕25号)和越秀区教育系统的实际,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越秀区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等。,简称学校。

二。一般要求

学校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返校的关系,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类施策。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配合相关机构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主要措施

(一)返校前的措施

1 .做好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工作。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校(园)长为组长,以最严格的标准、最细致的措施、最刚性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本单位防控工作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2)与当地街道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秀区卫生局等建立联系机制。,加强沟通,开展联防联控。

(3)制定两个方案:①防治方案;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梳理完善十项制度:①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②学生晨检制度;③因病缺勤的登记和追踪制度;④复课证书检查制度;⑤师生监控情况日报和零报告制度;⑥免疫证查验制度;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⑧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体系;⑨通风和消毒系统;⑩值班制度。

2.做好人员的精准排查。

全覆盖、无遗漏,准确掌握重点疫区和教职工、留学生现状,并进行登记:①地域分布;②学校各年级、各班分布情况;③返校前14天身体健康状况。对于还在湖北的教职工和学生,在湖北低风险地区,持有湖北卫生码绿码的,可以有序来广州,但14天内不得返校。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的,持红色代码或黄色代码的,未申报湖北或广东卫生代码的,不准来广州。为确保所有教职工和学生都被纳入调查范围,教职工应包括教师、学生、保安、清洁工、食堂员工、宿舍管理员、物业经理、校车司机等。(以下简称“教职工”)。

3.制定复课计划和师生分批返校计划。

制定准确的返校复课计划和师生分批返校计划。特别是要做好学生返校后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作息时间表,提前做好安排。

4.做好应急处置演练。

复课前进行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要进一步查补,不断完善。

5.做好校园封闭式管理。

复课前严格执行教育部“五统一”要求;校园内所有场所和设施暂时不对公众开放;学校不允许组织任何集会活动。

6.做好人员配备

按照600:1的比例,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要配齐。如果他们没有配备,应制定分配计划。同时,应任命受过培训的专职教师担任校医。

7.准备防治材料。

在区教育基础设施装备中心的指导下,储备足够的卫生防护用品、消毒剂、温度计等。对自购或捐赠的物资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筛选,确保防控物资能够安全有效使用。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确保酒精、含氯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的安全储存和安全使用。每40-45人设置一个洗手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

8.设置临时隔离室和医学观察场所。

请参照《广州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中新冠肺炎隔离场所设置指南(见附件2)。

9.做好食堂和饮用水的安全监管。

加强食堂保洁和自备水源保护,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的清洗消毒工作。).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饮用水必须经监测合格后,方可复课使用。

10.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清洁整治工作。

科学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重点开展灭鼠、清除越冬蚊卵专项行动。特别是在师生返校前,要开展持续深入的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消除各类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推进教室、宿舍、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整体提升行动。

11.做好防控知识的教育培训。

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必须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同时,通过新媒体、多媒体、网络课程、海量开放网络课程、海报等形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教育。

12.做好师生分类管理工作。

根据提前摸清底数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健康风险判定标准见附件1):

(1)所有外出或外出到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在家隔离14天,只有身体健康者才能返回广州返校/入园。

(2)对于高危人员,要求在到达广州前联系社区备案,到达广州后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社区将严格控制。

(3)对于中危人员,要求在到达广州前联系社区备案,从到达广州起在家进行医学观察14天。自觉接受社区管理。

(4)对于体温正常的低危人员,可以出行复课。要求他们到达广州后14天内除通勤/上下学外不得外出,不得组织参加聚餐、聚会。

(5)对仍在武汉但未回广州的师生,学校应提醒其在回广东前7天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并保留检测结果。同时应通过“悦康码”和“穗康码”进行个人健康申报,并连续申报至少3天。未能提供核酸检测报告者,在抵达广东当天安排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如能提供近7天的核酸检测报告,学校将组织武汉汇穗师生在到达广东7天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二)返校后的措施

1.做好师生健康监测。

(1)所有教职工和返校学生必须填写健康卡/校园健康代码。绝不允许生病或未换班的医学观察员上班/上学。

(2)严格执行晨午检(即一天两次)、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复课证明等制度。每天早上在校门口,学生和教职员工都会被检查体温,下午班主任或卫生委员会检查体温。有条件的学校在图书馆等场所门口设置红外体温监测仪,检测体温。

(3)加强学校晨检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做好系统信息维护,要求班主任参与晨检直报率达到100%。学校应于每天14时前在广州市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系统网址:http://xsjk.gzcdc.org.cn/gzjkjc/)中填写晨检信息,完成体检。

2.做好学生错峰错时进出校工作。

根据既定的每天学生高峰时段上学/放学时间表,按年级、班级、批次、时间段准确有序地安排学生上学/放学。

3.做好校园封闭式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部“五个一律”要求,对所有因公来访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对所有来访人员进行检查,对所有问询人员进行检查,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严格查人、查车、查体温,全面掌握进出校园人员的情况,包括身份信息、身体健康状况、近期居住史、进出原因等。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孩子不入园制度。送到学校的快递会统一放在学校外面,由安保人员消毒后通知领取。

4.及时做好师生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

任何人发现可疑的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烧、疲劳、干咳等)。)和师生异常情况(如呼吸道传染病异常增多)向学校疫情联络员报告,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导相关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学生由家长接送)。在校等候时,师生应在临时隔离室隔离。学校立即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区教育局汇报,并配合调查和后续工作。告知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风险,如有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5.做好聚会活动的管理工作。

在疫情稳定前,停止举行与正常教学无关的聚集活动。校内托管只安排基础托管,不允许混班。校园内的所有场所和设施暂时不对公众开放。暂停晚间维修活动。确实需要举办的集合活动(如2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集体备课等。)进行登记,经校长审核后,报局综合教育科、保卫科。

6.做好校园环境的卫生、通风、清洁和消毒工作。

组织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洁校园环境,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桌椅、运动器材等)进行消毒。)、公共场所(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隔离室等。)、校车和室内空空气科学、规范、安全(见附件3)

7.做好健康教育

组织“复课第一课”,参考复课前防控知识的教育培训要求。

8.做好门诊(卫生室)管理工作。

卫生室(保健室)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制定预检分诊制度、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和工作流程,做好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置和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并对相关医疗废物进行有效消毒。

9.做好食堂管理

(一)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及时上报学校食堂基本信息、食堂从业人员信息、学校开学检查自查情况。

(2)严格执行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收购食用野生动物。食堂采购人员、配送人员、检验人员工作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对集体餐饮单位的监测和管理,特别是督促落实送餐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3)加强用餐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外出就餐。提倡取消大厅用餐,延长上菜时间,分批、错峰用餐,控制同时用餐人数;缩短排队时间,排队距离相隔1m以上,增加餐桌距离。每桌只能坐两个人,坐错位置。

10.管理师生宿舍。

(1)宿舍封闭,外人禁止入内。参照第三(二)3条“做好校园封闭式管理”,实行“每进必查”。

(2)实行严格的区域隔离,教师、学生、员工不得相互探视。

(3)落实防控物资的调拨。储备口罩等防控物资(以防可疑病例等。)、温度计、洗手液、消毒剂等。根据每周的使用量,及时补充。

(4)加强宿舍消毒保洁,宿舍内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点,每天产生垃圾。参照第三(二)6条“做好校园环境的卫生、通风、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清洁、通风。

(5)宿舍应建立晨检、健康观察和疾病报告制度,由宿舍管理员或宿舍主任实施,并有记录。学生的情况要向班主任报告,教职工的情况要向校医或行政值班报告。

(6)宿舍管理员加强巡视检查,确保上述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11.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按照《广州市教育部门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粤教办准〔2019〕73号)等相关规定,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垃圾分类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废弃口罩、手套等特殊废弃物要专门设置专门的指定收集桶,做到垃圾每天有人清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12.做好武汉市师生健康管理工作。

师生返校当天,学校必须做到“三统一”:①全部发出健康告知书,提醒到广州后14天内不得外出、组织或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②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气短等呼吸道症状;③核实健康通码信息,引导其在“悦康码”和“穗康码”申报健康状况。对仍在武汉未回广州的师生的管理措施,参照剩余的第三(1) 12条“做好师生分类管理工作”(5)。

四。疫情发生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胸闷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应按照《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中的《各级教育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理指南》进行处理。

五、学校复课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说明

附件:

1.确定健康风险的标准

2.在新冠肺炎设立隔离场所的指导方针。

3.学校新冠肺炎防疫卫生清洁消毒指南

附件1

健康风险确定标准

(截至4月6日)

高危人员是指来自重点疫区和高危区的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正在进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月8日零时后境外(不含港澳台)输入人员;其他需要纳入高危人员管理的人员。

中危人员是指来自疫情危险地区的人员;有发热、干咳、气短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实施14天以下居家观察,治愈出院患者;解除医学隔离不到14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他需要纳入中等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低风险人员是指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的人员;除高风险和中风险人员以外的人员。

其中,“重点疫区”具体是指根据国务院、各省市各阶段工作要求确定的国家和地区。区域风险分级由各省级卫生健康委确定,可通过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官网查询。

边肖提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1738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