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随迁子女入学

文代会2022-08-12  9

南沙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政策问答

广州市南沙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实施细则政策问答

问题1:来广州随迁的孩子是什么情况?

答:细则所称“来穗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是指非广州市户籍,持有《广东省居住证》连续满一年,在广州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随迁子女。

问题2:这些规则适用于哪些人?

答:(1)随迁子女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满6周岁,尚未入学。要求入读南沙区公办学校一年级和南沙区政府补助的民办学校;或今年小学毕业,要求在南沙区公办学校和南沙区政府补助的民办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

(二)年满七周岁尚未入学的儿童,持户籍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材料,在规定时间到区教育局现场审核登记。

问题3:随迁子女的学位安排原则或前提是什么?

答:根据规定,在确保完成户籍地学生、统筹地学生和符合市、区政策照顾和借读条件的学生招生任务的前提下,以在广州市就读满一年的适龄儿童报考小学、初中的人数为计算基数,以我区公办小学、公办初中(含政府补助的民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学位。

问题4:什么是积分计算器?

答:计算积分时,申请人可选择子女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之一(户籍必须为非广州户籍)进行资格审查,并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计算积分。这个计分器是分数计算器。一定要注意的是,选了积分计算器之后,所有的积分都会根据这个人的情况来计算,不能中途更改。

5.2022年南沙区随迁子女积分怎么算?

答: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穗〔2021〕7号)、《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穗〔2021〕1号)、《广州市南沙区子女义务教育实施细则》(

随迁子女的总入学积分是广州积分制和南沙补充积分之和。广州的分值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和加分指标两部分,指标内容和分值由市直接核定;南沙补充加分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高30分。

问题六:广州积分制入户申报分数的时间如何安排?

答:根据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计划,申请在南沙区2022年积分制入学的申请人,需通过“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申请积分制或调整积分制,在收到初审通过的通知短信后,于2022年3月31日17: 00前携带纸质材料到居住证申领地镇(街道)积分制受理窗口办理。申请广州积分具体见《南沙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22年广州市积分制分值应先核定的公告》。

申请人未能在规定的来穗子女网上报名时间结束前核实广州市积分制入户分数。虽然不会影响来穗子女的后续申请,但会影响积分总分。

问题7:南沙区积分制入学如何申报?

答:入学申请人确认广州的积分,并不等同于完成南沙区积分制入学申请。还要求按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南沙区来穗儿童入学系统进行入学申请和填报志愿。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问题8:南沙区补充加分项目如何设置和核定?

答:根据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对来广州工作,为南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子女给予加分。加分项目包括在我区居住、合法稳定就业、工作单位和就业状况等。区的加分指标由区内各职能部门审核分配。

问题9:随迁子女申请南沙区公办学位有哪些途径?

答:根据规定,明确随迁子女在我区按以下方式申请南沙区公办学位。

(1)学位统筹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在南沙区连续居住满5年,在广州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险种之一)满5年,且有稳定职业的,其随迁子女可参加第一批申请。

(二)积分入学:

1.参加第一批投档但未被录取的随迁子女,不符合学位统筹安排条件但在我市连续持有1年广州市居住证的人员,可参加第二批投档录取。

2.上述两批招生结束后,如学校公布的随迁子女招生计划仍未满,符合第二批招生条件但未被录取的随迁子女可参加补充招生。

问题10:申请入学的原则是什么?

答:录取原则是“排名优先,符合志愿”,即先按来穗人员排名从高到低搜索,再按所报学校志愿顺序逐一搜索并申请录取。

志愿填报分为“第一批填报”和“第二批填报”两个批次,每个批次不超过3个学校志愿。投档分两批独立进行,已被投档录取的学生不得参加后续批次的投档。

积分相同的第一批备案或第二批备案,按照广州籍人员在我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的时间和在我市购买社保的时间排序。如果排序还是一样,系统会随机排序。

问题11:符合第一批投档资格的随迁子女是否都可以获得我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起始年级学位?

答:不能,符合第一批投档资格的随迁子女属于统筹安排学位的范畴,但分批投档的录取原则是“排名优先,符合志愿”。符合第一批投档资格的来穗人员,如果排名靠后或填报志愿不合理,可能无法投档,不能获得我区公办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位。

问题12: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是否都能取得我区公办义务教育初始年级学位?

答:不会,我区在确保完成本市户籍地区学生、统筹地区学生、符合市、区政策照顾借读条件的学生入学任务的前提下,以来穗一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为计算基数,统筹安排其学位, 主要在我区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含政府补助的民办学校),并按照广州市的目标要求逐年提高学位比例。 所以不能100%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拿到我区义务教育初始年级学位。不符合条件、排名靠后者,应提前安排申请入读民办学校或回户籍所在地。

附:1。来穗子女入学资格现场审核点。

2.广州市子女入学及居留辅导点。

3.来广州上学的孩子社保咨询点。

4.广州市子女入学就业情况咨询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1458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