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典故主人公
撤退的英雄是重耳、晋文公,而重耳是晋朝的第22任君主。重耳是春秋时期五霸中的第二霸。由于他出色的武艺,他和齐桓公一起被称为“齐欢金文”。
回避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不仅杀了太子申生,还派人捉拿了申生的弟弟重耳。听到这个消息后,重耳逃离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
公元前637年,重耳来到楚国。楚王预见到重耳将来会做大事,所以楚王没有歧视重耳,而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一天,楚王设宴款待重耳,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气氛非常融洽。当喝得醉醺醺的时候,楚成王问:“如果你有一天回到晋国,成为君主,主持国家事务,你该如何报答我呢?”
重耳没想到楚成王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想了想,说:“你有大量的美女,珍贵的丝绸,珍贵的鸟羽和象牙皮,楚国土地丰富。我们金灿所拥有的甚至比不上楚国的一小部分。”王楚接着说,“尽管你这么说,你总应该给我看些东西”。
重耳笑着回答说:“如果我真的能在你的祝福下回到晋国,成为君主,我愿意与你的国家友好相处。如果有一天,晋楚开战,我一定会下令晋军远离(一宅等于三十里)。如果我得不到你的谅解,我就敢再和你斗了。”
后来,重耳真的回到了晋国,成了国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他即位后整理内政,晋国慢慢强大起来。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一场战争中相遇。晋文公遵守诺言,下令军队撤退90英里,驻扎在城濮。
此时楚军仍不肯罢休,以为晋军害怕了,便步步紧逼。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晋军集中兵力,打败了楚军,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