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纳兰性德赏析 长相思意思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行记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所作的一首诗。当时诗人跟随康熙皇帝游历关东,遇上风雪交加,严寒的天气使诗人思念北京的故乡,抒发了自己深沉苦涩的思念之情。途中跋涉、行军、驻扎的描写中夹杂着大量无奈的情绪;接下来的影片讲述了晚上的暴风雪打碎了故乡的梦,让我感到失望。
长相思,登山之旅
清纳兰兴德
山之旅,水之旅,关羽河岸之旅,夜晚的一千盏灯。
当风变了,雪变了,打破故乡的梦失败了,老园子里就没有这种声音了。
翻译
跋山涉水,战士们马不停蹄地向山海关进发。已经是深夜了,成千上万的帐篷里点着灯。
帐篷外,风不停地吹,雪不停地下,喧闹声击碎了乡愁的梦,而千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这种声音。
纳兰性德简介
那兴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代三大词人之一。鹤岚,本名容若,冷家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初诗人,原名纳兰承德。因为害怕太子宝成,改名纳兰性德。明太祖珠儿的长子,母亲爱新觉罗,英国阿济格王子的第五个女儿,著有《通唐智集》、《边帽集》、《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