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西高铁2021规划路线

宁西高铁2021规划路线,第1张

这条高铁,涉及到安徽、湖北、河南、陕西4省,线路有两种走向和两种叫法。

第一种线路走向从安徽合肥引出,途经六安、河南信阳、南阳至陕西商洛,接入武西高铁至西安,称为“宁西高铁”,线路走向基本沿着原宁西普铁线路并行。(黄色)

第二种线路走向,同样从合肥引出,经过六安、河南信阳、在湖北随州接入武西高铁,共用武西高铁至湖北十堰,然后从十堰新修线路至陕西安康,远期延伸至汉中,被称为“合康高铁”。【拓展资料】

江南北国,北国江南,魅力信阳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我国高铁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如火如荼,许多地方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极力争取高铁过境本地,无可厚非。

但是,高铁毕竟是投资巨大的项目,不但要考虑区域发展的问题,更要考虑线路的综合战略价值,还有长期运营的成本和赢亏问题。

对于这两种线路走向,处于线路两端的安徽和陕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分歧和争执,因为最终不管确定的是哪条线路,两省都是赢家。

而对线路走向争执最为激烈的,是中段的河南和湖北,因为这两条线路的走向,直接关系到两省的切身利益。

卧龙躬耕地,历史南阳

两条高铁,自东向西,都是在河南信阳分手,一条向西北过境南阳,在陕西商洛接入武西高铁至西安;一条向西南过随州,接入武西高铁,经过襄阳、十堰,新修线路至安康汉中,两条线路不同走向的利弊关系在于:

_ 宁西高铁。河南南部的南阳成为最大受益者,有了东西向的高铁线路,可以直接东出长三角、西通大西北,宁西高铁在南阳与郑渝高铁交汇,在信阳同京港澳高铁交汇,同时造就了南阳、信阳两座高铁枢纽,带动了豫南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发展。

_ 合康高铁。河南南阳成为最大的失意者,南阳失去了东西走向的高铁线路,对于以后的发展不利,湖北随州、襄阳、十堰是最大的受益者,有了东西向的高铁线路,同时成就了随州、襄阳、十堰3座高铁交通枢纽,鄂北的发展将如虎添翼,相反,豫南的发展将因此步履蹒跚。

河南主推的宁西线路,受到了湖北方面的强烈抵制,但该线路整体走向可以不经过湖北,在目前,国家路网之外的线路,在以地方投资为主的基建情况下,只要河南愿意出资,河南是可以自主修建宁西高铁的。

湖北方面主推的合康线路,却受到了河南的有效制约,问题就在于线路必须经过河南信阳,如果当地不配合,合康高铁是无法成为现实,绕过信阳,新建意义不大,为了赌气修建,国家更不会支持。

汉江名城,襄阳

两种线路,我们需要从远期综合影响力和效益方面,去深入计算和考虑,从而得出最佳的线路走向。

_ 在战略价值上,合康远不如宁西更重要。宁西高铁是大西北和华东,连通的最直接路线,也是距离最短的线路,直接把关中-天水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联通起来,从而不必绕道郑州的郑合高铁、和商合杭高铁,战略价值巨大。

_ 从经济效益和未来客流上看,合康线也远不如宁西线。我们通过数据来论证,2019年,湖北随州GDP1162亿(221万人),陕西安康1182亿(267万人), 汉中(1547亿,343万人) , 河南南阳GDP3815亿(人口1003万人)、信阳2742亿(646万人),很明显,一个南阳市等于随州、安康、汉中三市的GDP和人口总和,在随州和十堰已通高铁的情况下,修建宁西高铁过境南阳,高铁运营效益可以扩大化。

_ 宁西高铁的修建,将会与武西高铁形成互补。有人担心已有武西高铁的情况下,修建豫南宁西高铁,是浪费,容易分流,导致两条线路都不饱和,这是明显的谬论,两条线路的作用和走向是完全不同,宁西是西北通向长三角的通道,而武西是西北通向华南、华中的通道,两者的客流性质和流动方向是大不相同。

_ 从两条线路的修建成本来说,差别不大,但经济效益却大不同。两线路,都需要从合肥引出,然后在河南信阳分手,合肥至信阳为共用段,没有争议。宁西线新建信阳过南阳至商洛段为477公里,合康线新建信阳至随州段为114公里、十堰过安康至汉中段为505公里,整个合康线需新修619公里,如果再新建南阳至十堰的联络线160公里,整个宁西线需新修637公里,两条线路新修线路里程基本相当,即修建成本差别不大。(黄色和蓝色为新修线)

_ 可以像宁西普铁一样,修建信阳至随州的联络线,满足湖北方面的诉求。114公里的里程,也就是114亿元的投资,相信两省和铁路局完全同意,并共同出资,这样,也照顾到了湖北方面的利益。

经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修建宁西线的重要性,要远超合康线,这不是以各地的意志所能改变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很明显了,合康铁路基本没有修建的必要,强行上马,也只会是成本的浪费,而宁西线的修建,将会带来多赢的局面。

汽车名城,十堰

另外一种观点,宁西和合康融合建设,即:同时修建从南阳至十堰的联络线,远期延伸至安康和汉中。

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平衡各方利益,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_ 带动整个豫南的大发展。目前的宁西普铁,因为货运列车的挤压,客运密度一直无法提升,豫南的旅客出行,受到了极大限制,修建宁西高铁,豫南从此有了东西向的高铁线路,西出关中和大西北,东进长三角城市群,豫南成为东部发达经济区,辐射大西北的通道,自身更能从中受益。

_ 支持南水北调中线不源地发展。南阳、十堰、商洛等地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为了保证水源质量,各地都有关停了大量的污染企业,经济发展一度低迷,整合后的宁西高铁,将使南阳、十堰、商洛成为新的高铁枢纽城市,将会有力推动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_ 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新的整合后的宁西高铁,将使汉江流域和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交通基础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促进汉江流域各城市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合,有利于整个汉江经济带的发展和崛起。

_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需要。南阳是淮河的发源地,豫南地区是淮河上游的主要支流流经区域,而宁西高铁的走向,正好经过豫南,这符合关于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交通规划纲要,有力带动和促进淮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有人说,合康高铁有利于西南、特别是成渝城市群的东向出行,这是明显的认知不足,成渝地区东行,已有郑渝、沿江、沪昆、渝厦等已通车和修建中的线路,北上也有郑渝、成西、西渝高铁,合康高铁无非是锦上添花。灵秀小城,安康

灵秀小城,安康

已经很明显了,宁西高铁和合康高铁融合修建方案,产生的综合效益和影响力,将远超单纯的任何一条线路,重新整合规划后的宁西高铁,将同时诞生信阳、南阳、十堰、襄阳4座巨大影响力的高铁枢纽城市。

而处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合肥城市圈中间边缘位置的这4座城市,呈菱形分布,共同组成中西部地区、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最强的高铁立交桥枢纽,联通4大城市群,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更好服务中西部经济发展。

最终预测,合康高铁将只存在于网友们的热情当中,而重新规划整合后的宁西高铁,未来将成为国家战略和刚需,时机成熟,必将被规划和修建,这是必然的和可预期的,不是人为造势可以改变的客观存在。

炎帝故里,随州

最后,希望涉及到的4省和网友们,都能够平心静气,从国家战略高度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使国家总体利益最大化。

现有汉中火车站建成于1998年,框架二层,站房面积5630平方米,随着汉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流量的不断增加(预计2020年旅客发送量达680万人,办理地方运量250万吨),现有车站已不能满足客流需求,急需改扩建。此次结合西成客专引入汉中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将现有汉中车站改扩建为西成客专高速客运站,在铁道以北新建普速客运站,将货运全部迁建至褒河车站。汉中车站初步设计概算总额为11.22亿元,客专车场设到发线8条(含正线)、普速车场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南站房按12000平方米设计建设,考虑到车站北侧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预留北站房及基本站台条件,待全线投运后视情况再确定规模另行建设。汉中车站总建设工期为18个月,有西安铁路局投资建设。

自2008年8月19日我市与铁道部就汉中铁路建设进行会谈,并印发部市纪要以来,市政府先后于2008年10月和2009年6月成立了汉中市西安—汉中—成都铁路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汉中市铁路建设指挥部,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成客专建设前期工作、汉中火车站改扩建及铁路安置小区征地有关问题和如何搞好项目前期协调服务等。

为使西成客专建设方案尽量照顾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市政府多次召集各有关部门和县区与铁一院座谈衔接,研究西成客专建设的有关前期工作,在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汉政函[2008]143号文向中铁一院发出了《关于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方案相关问题的函》,函中对西成客专的线路走向、站点设置、主要技术标准以及建设时机等都提出了明确意见。

2008年12月10日—12日,铁道部在西安召开了新建西城高速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2009年1—2月份,市政府及有关县区与铁一院进一步就站点设置、线路走向再次与铁一院协商沟通。

2009年3月4日,铁道部以铁计函[2009]223号文批复《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原则确定了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方案、规模以及投资估算、建设工期,在此函中特别强调:按照部市纪要(办函[2008]110号)确定的原则,汉中市负责汉中站区铁路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地方企业、居民房屋和管线的征地拆迁费用约0.5亿元,资金由汉中市自筹。

2009年4月1日至2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召开了汉中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审查会,会议上铁道部对市政府提出了三点要求:1、在4月中旬铁道部计划司审批汉中火车站可研报告前市政府要对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涉及的征地、拆迁的时间问题和环评意见做出书面承诺;2、在6月份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前,汉中火车站北广场必须提前动工建设;3、在4月10日前将汉中车站可研报告及设计方案的有关意见正式回复铁道部计划司及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为此,市政府在2009年4月10日召开的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汉中火车站建设问题,并以汉政函[2009]30号文《关于汉中火车站工程设计方案修改意见的函》就站房建设方案、广场和站房统一规划设计建设问题、站东路的下穿方式、车站台线规模,以及广场建设问题正式回复铁道部。

2009年4月27日至30日,铁道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对项目的方案比选、线路、站点布设及投资预算做了原则确定。此次会议保留了我市境内城固段的线路走向意见。此后,铁一院工程技术人员进驻汉中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西成客专线路定点勘测工作。

2009年5月22日至23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江油段项目建议书评估会,对此项目的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及建设意义在国家层面上做了重新认定。此次会议变化较大的在铁路运行速度目标值的确定上,由于此线路沿线地形复杂,考虑技术因素及国内目前尚无350公里/小时长大铁路干线运营、管理的实践,同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客运专线有一定风险,因此,评估认为,本线路速度目标值宜采用初期按25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按350公里/小时标准进行预留的方案。

2009年5月25日至27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会后,市政府通过认真研究,以汉政函[2009]55号《关于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对涉及车站改造站东路下穿、改造加宽车站西侧的谠骆路、汉中粮食储备库专用线问题,以及城固站线路走向、设站问题等函复铁道部。

2009年6月29日,铁道部以铁计函[2009]866号文批复了汉中站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项目建议书中提出的“站区拆迁费约0.5亿元”重新确定为0.9亿元。期间,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向铁道部汇报西成客专及汉中火车站建设问题,希望能够引起部里领导的重视,充分考虑汉中财力紧张的状况。

2009年6月9日至10日,副市长张雁毅、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李宝玉带领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领导专程向铁道部计划司及技改处做了汇报,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南北广场建设费用问题;第二,粮库专用线问题;第三,站东路南北下穿铁路连通石马路问题。铁道部计划司当即答复:南北广场建设费用按惯例要地方政府承担,铁路部门不负担此项建设费用;粮库专用线问题在技术上可以妥善解决,不再做整体搬迁考虑;站东路下穿铁路问题,可以一并设计,新增工程规模费用纳入新项目,穿过既有车站规模的建设费用由地方承担。

2009年8月18日至20日,市长胡润泽、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李宝玉、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明全同志又专程赴北京向铁道部汇报项目情况,铁道部计划司、技改处领导听取了汇报,李宝玉同志代表市政府就站东路问题、站房建设拆迁费问题、南北广场建设问题做了汇报。

2009年9月29日铁道部和省上有关领导来举行了开工仪式。

截止09年12月底现在征地拆迁摸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征地拆迁范围包括:西成客专汉中站站房、站台及站线,北站房、站台及站线,南、北广场等。总用地533.7亩,总拆迁户数677户(其中:个户641户、单位及集体36户),总拆迁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个户85175.03平方米、单位及集体67793.7平方米),总征地拆迁费用为8.27亿元。其中,西成高速客运站(南站)站房、站台及站线:总用地约240亩,需拆迁276户3.2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1.84亿元;北广场和北站房、站台及站线:总用地约133.7亩,需拆迁244户4.39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1.27亿元;南广场:总用地约160亩,需拆迁157户7.69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5.15亿元。

三、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确保西成客专线路工程顺利全线开工,完成部分桥梁和隧洞工程建设。

(二)完成火车站改扩建征地拆迁工作,年内完成部分主体建设;完成火车站南北广场和北站房设计。

(三)完成褒河火车站及库房征地拆迁工作,年内开工建设。

(四)完成阳安铁路扩能工程的核准批复,并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根据汉中市发改委资料整理)

兰汉十高铁经过榆中县、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武山县、甘谷县、成县、徽县、略阳县、勉县、西乡县、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白河县等县。

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途径六市十三县,线路全长902.9km,估算总投资1528亿元。其中:甘肃省境内420.9km,陕西省境内413.0km,投资677亿元,汉中境内226公里(设置6座车站),总投资384亿元,湖北省境内69km。

兰汉十高铁规划出炉

5月13日,汉中市在陕西省会西安市组织召开了兰州至汉中至十堰高铁方案研究评审会。

此次评审会邀请省发改委、省交通厅、陕铁集团、西安铁路局相关专家和沿线天水、安康、十堰市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会议原则审查通过了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新建高速铁路兰州至汉中至十堰线方案研究》,认为项目符合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深度能够为争取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建议积极争取项目进入国家规划。

同时,沿线城市发改部门借此机会,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合力争取项目进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共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兰汉十高速铁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661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