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出逃后到了哪里?

唐玄宗出逃后到了哪里?,第1张

玄宗出逃后到了成都。

唐玄宗介绍: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

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扩展资料: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出逃经历介绍:

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防守首都最后防线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而唐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

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

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系统,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应肃宗之请,回纥也派来精锐骑兵助战。

这时又适遇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至德二载(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隆基 (唐玄宗)

查《舆地纪胜》:“清都观在延庆上二三里。”则明皇所造之延庆宫在金华宫、清都观之下,约为今都江堰市中兴镇两河口处。此为延庆宫、并非天师洞的古名“延庆观”。

历代资料记载的跟今天对应的也就是个大概位置,粗略的很,没人敢说某个建筑就是了。当然,也不排除行政手段命令某个地方就是的,就像潘金莲也有好多地方争当她的故居一样。

据《新唐书》本纪第五玄宗条记栽:玄宗于“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庚辰,次蜀郡以避安史之乱。至德二栽(757)十二月,自蜀郡回京,居于兴庆宫。”玄宗住成都期间曾经由新津老君山、修觉山,并经蜀州来青城山。明《蜀中名胜记》引前代《志》云:“(新津县)南一里,修觉山,神秀禅师庐于此,唐明皇驻跸,为题修觉山三字。”清乾隆《增修崇庆州志》“忙城”条云:“相传,明皇入蜀,往青城山,跸于此。”(按此志所言为“上忙城”,在今崇庆县双河乡)《蜀中名胜记》引《外史》云:“唐明皇登青城,于长生宫驻辇。故《志》谓长生宫为玄宗别殿。”又引宋范仲立《青城乙记》云:“上清宫、上皇观、延庆宫,皆明皇幸蜀时造。”

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了成都

扩展资料

公元756年,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叛军攻破长安的东大门潼关,唐朝国都已经危在旦夕,惊慌之际,唐玄宗带领禁军仓皇出逃。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一行人逃命到了马嵬坡,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兴平市附近,在马嵬坡众将士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又逼迫玄宗赐死了杨贵妃。

而后,皇上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后,唐玄宗带着自己的子孙,就奔成都去!经历了千难万险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成都。

按照《旧唐书》所记,唐玄宗逃跑路线为:长安-咸阳-金城县-马嵬驿-扶风-陈仓县-散关-河池郡-普安郡-巴西郡-蜀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863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