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环境幽美,为读书胜地。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共有五进院落组成。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留言,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嵩阳书院历朝并置有学田,以充书院费用。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它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曾留下“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的诗句。在我国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在古代,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但是跟完全官办的教育系统,比如国子监、太学等还是有些差别。
书院一般都是由有钱的富商资助或者由学者自行筹款来建立运行,名人大家在这里聚徒授业解惑,同时也通过互相交流、切磋来研究和提高学问。
中国的四大书院有河南商丘的 应天书院, 湖南长沙的 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的 白鹿洞书院, 河南登封的 嵩阳书院 。
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我是刚刚才参观过,别的书院还没有去过。嵩山书院因坐落在嵩山山脉向阳的南坡,所以才得了“嵩阳书院”的雅名。
最早,嵩阳书院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建的一座寺庙,叫做嵩阳寺;隋朝时期寺庙改为道观,更名为嵩阳观;唐朝时唐高宗李治游嵩山,曾将嵩阳观临时辟为行宫,名为“奉天宫”。
到了唐朝后期的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改为太乙书院,这也是它成为书院的开始。到了宋朝,宋仁宗为这座书院赐名,将太乙书院更名为嵩阳书院。
从北宋宋仁宗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开始,直至今日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嵩阳书院的名字再也没有更改过。
嵩阳书院从佛教寺庙到道家道观,再到儒家书院,儒释道三种文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汇贯通又互相妥协制约,这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在嵩阳书院的一种集中体现。
说起嵩阳书院,不得不说说宋朝的理学。嵩阳书院是宋朝理学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靠武力从后周小皇帝手里获得了国家政权,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宋朝基本上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都处于最巅峰状态。尤其是宋朝的理学,用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和伦理道德化的天理、天道,取代了天命还有人格神,对后世以及世界哲学思想的影响都非常巨大。
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之久,典故“程门立雪”就发生在嵩阳书院,典故中的另一位主角杨时,也曾在此讲学多年。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他所著《资治通鉴》中的部分章节,也是在嵩阳书院里完成的。
宋朝时期,在嵩阳书院聚徒授业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等等,都是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家和名流。
现在的好多大学里,为了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学生们在各学科和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互补,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和国家栋梁,正在积极探讨和实践中国古老的书院制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比如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都在学校书院制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和非常显著的成效。
可见,当年四大书院的学术氛围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有多么重大。
嵩阳书院里最古老的建筑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损毁严重,尤其是明末的一场战火,基本让老建筑毁灭殆尽。现在留存的建筑基本都是清朝时候增建和补修的,所以大多是清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嵩阳书院里有几件特别值得一看的宝贝,但是都与书院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而是与之前的嵩阳寺、嵩阳观有些历史渊源。
一个是中原碑王“大唐碑”,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嵩阳书院的大唐碑和它背后的故事 》;还有两株距今4500年的古老将军柏;还有一座刻于1500多年前,与龙门石窟差不多时期和相似风格的伦统碑。
嵩阳书院所处的嵩阳景区,还有好多处值得细细品味和流连的古代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比如嵩岳寺和嵩岳寺塔,比如五岳中的中岳嵩山。
期待古老的嵩阳书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再放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