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河北地名)

丰都。(河北地名),第1张

谜底:故城

解释:(略)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南部)

故城(即:固城,古时为范阳县城,为纪念称其故城,现为固城镇(固若金汤一词诞生之地)

古时称南水北为阳,城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阳(范水:即今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

范阳是中国历史上,古代的一个地名和行政区划,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保定以北,北京以南这一带。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水:今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所谓“范阳”则仅限于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涿州市。[1]

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古人称南水北为阳,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阳(范水:今河北省定兴县鸡爪河)。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

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500~9700年左右)人类就在此生衍繁息,固城镇西南两公里处有南庄头遗址(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境尧唐时为冀州、舜虞时为幽州,夏属冀州,殷商为幽州,周并州燕国地,春秋战国燕国地。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水:今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

西汉时继续为范阳县。新朝时更名为顺阴。

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十二月丁丑,置范阳侯国。

三国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置范阳国,治所在固城;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又将涿郡改名为范阳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辖今北京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涿州市一带。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司马绥为范阳王,都涿(今河北省涿州市)。范阳郡改称范阳国。后在北魏时期又复称范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复置范阳县,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范阳县治所由固城迁至伏图城(今定兴县百楼村北“官城”)。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阳为遒县。开皇十年(公元590),治所移至城子(现属容城县)。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涿县改称范阳县。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范阳县属河北道幽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幽州改称范阳郡,更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境内,辖范阳县。范阳郡辖境屡变,约在今河北怀安、新城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以北的地区。安禄山后来在这里发动了安史之乱。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怀仙投降唐朝,范阳郡又改称幽州。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分幽州南部范阳、归义、固安三县置涿州,州治在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同时又分固安东南部置新昌县。涿州共辖四县。

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分涿州范阳县古督亢地大部置新城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划范阳、良乡、宛平三县边地设万宁县以卫金陵,属涿州。范阳县辖境内缩,但仍为涿州治所。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销范阳县,并入涿州。

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置范阳道,属直隶省,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次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472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