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起山落脉

什么是起山落脉,第1张

风水?!

好吧。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术语(或者俗语?),是屋顶的造型轮廓的形式。“起山”指的是屋脊纵向的两角翘起,“落脉”指的是横向两侧坡屋顶的第二,第三架檩条低落一定高度形成高差。

具体的去查查图比较好理解。。。

古代建筑是讲求风水,但这两个是建筑手法而已,谈风水的也是够了。

《国语·晋语》记载:“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说明黄帝、炎帝的父族同为少典氏,母族同为有蟜氏。在氏族部落联盟时代,少典氏和有蟜氏两个部落男女以走婚的形式曾经长期互为婚姻,从而衍生出炎帝和黄帝两大氏族部落,奠定了华夏民族最早的庞大根系。

有蟜氏何许人氏?他们又居住在何地?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记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榖城之山。有神焉, 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虫,是为螫虫,实为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就是说,远古时候,有个叫平逢山的地方,这里的居民把“蟜”虫,也就是蜜蜂,画如人形,长着两个脑袋,作为全氏族的图腾来供奉,因此这个氏族被称为“有蟜氏”。而且有蟜氏聚居的平逢山,其地理位置这里也说得很明白:站在平逢山上可以“南望伊洛,东望榖城之山”。就是说平逢山在伊洛河川的北面,榖城山的西面。

可是,我们检阅前人对《山海经》“平逢山”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在洛阳北的邙山,一说是在洛阳南的嵩山,定位与《山海经》所记大相径庭。这也许是前人未经过实地考察的附会之说,但我们作为身在河洛的华夏民族根文化探索者,进一步搞清楚以平逢山为首的炎黄母族有蟜氏的聚居地,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根据《山海经》“南望伊洛,东望榖城之山”的定位,平逢山在伊洛河川之北、榖城山之西,当无异议。伊河、洛河方位至今犹在,那么榖城山的位置在哪里呢?据《左传》记载,“榖城”为春秋周邑,西汉曾置榖城县,其位置在今洛阳市西北,以临榖水而得名。榖水就是今天流经新安县而后入洛的涧河。《水经·榖水注》:“榖水又东径榖城南”,就是说,今天的涧河要经过榖城的南面,说明榖城应在今涧河的北岸。现在通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正是据此把榖城定位在今洛阳市西北郊区涧河北面的红山一带。由此可以说明平逢山应处在今洛河与涧河之间,而不能在榖水之北的邙山上,更不会在洛河南面的嵩山地区。

另根据《山海经·中次六经》的记载:平逢山、缟羝山之后,向西依次为廆山、瞻诸山、娄涿山、白石山、谷山、密山、长石山、傅山、橐[tuo]山、常山、夸父山、阳华山,一共排列了14座,并记述有各山所出之水,所产之物,所祭之神。考此诸山,实为由陕西阳华山之南往东延伸进入河南境内的秦岭余脉。这条余脉一直延伸到今洛阳市西郊的周山一带,诸山诸水至今大都有形迹可寻;且由西向东,自长石山即进入今新安县境。民国版《新安县志》地图上尚标有长石山、密山、谷山、白石山、磨盘山(即娄涿山)、瞻诸山、廆山等山名,一脉相承,一如《山海经》所记。而且考察各山所出之水,或南汇于洛河,或北注于榖水(今涧河),也与《山海经》所记毫无二致。以此,我们可以完全断定这条山脉实际就是今洛河和涧河的分水岭,新安和宜阳两县的界山,《宜阳县志》名其为秦山或小秦岭。所谓“缟羝山之首曰平逢山”就在这道秦岭余脉的落脉处——新安县、宜阳县与洛阳市西南郊接壤处的周山一带,与洛北邙山无缘,更与洛南嵩山无关。时至今日依然如《山海经》所记,我们站在周山上,面东而立,东南面便是伊洛河川,东北面便是今王城公园以北古榖城山所在的红山,正应了“南望伊洛,东望榖城之山”之语。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今日周山就是当年的平逢山。这是我们今天的考察结论,其实早有清代学者杨守敬、熊会贞在其所编《水经注图》中,也曾清楚地标明平逢山就是今天洛阳的周山。

然而,今天的周山公园一带尚未探寻到有关有蟜氏的文化信息。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到,作为与炎黄父祖少典氏长期对婚的有蟜氏,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相对稳定的大家族,众多的人口绝不会集中居住在一两个山头上。周山周边的的岭岭洼洼都应该是当年有蟜氏族群分散居住的地方。我们不妨扩大视野,在周山附近探寻炎黄母族的有关信息。

从《山海经·中次六经》的记述可以知道,以平逢山为首的缟羝山系,最东面发源之水有两条:一条是缟羝山西去10华里的廆山之阳、“南流注于洛”的交觞之水,另一条是廆山之阴“北流注于榖水”的俞随之水。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榖水篇》中就确认俞随之水就是孝水,向北注入榖水,也就是今日从南坡流入涧河(榖水)的最后一条支流王祥河。而王祥河的发源地是在今新安县磁涧镇石人洼背后的凤凰山。也就是说,今天石人洼背后的凤凰山就是当年的廆山。

廆山、平逢山位置既定,就可以在此两山之间寻找缟羝山所在。《山海经》文说:平逢山“西去十里曰缟羝山……又西十里曰廆山”,就是说缟羝山处在平逢山与廆山之间,相距都是10华里。缟羝,字面意思就是白色的雄性绵羊。据实地考证,现今周山(平逢山)与凤凰山(廆山)之间,数峰连绵,主峰并不明显,当地人统称其为羊山。站在羊山最东边那个山头上,其东与周山(平逢山)的距离、西与廆山(凤凰山)的距离,大约都是10华里左右,与《山海经》所记无大差别,无疑就是缟羝山。这样,《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记述的缟羝山系列前三座山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下来。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地形发生了变化,地理情况与经文所记有了不小的差异。

据上所述,今流经新安县的涧河与流经宜阳县洛河,在洛阳之南交汇之后形成的夹角地带,以周山(平逢山)为首向西包括羊山(缟羝山)、凤凰山(廆山)甚至更西边的浅山丘陵区,也就是地处新、宜两县之间的秦岭余脉的东端地带,应该就是远古时代炎黄母族有蟜氏的聚居地区。

另据历年考古发现,仅在今新安县磁涧镇至洛阳谷水区、涧河以南的山坡间,即上述秦岭余脉的北坡,自西向东就发现有十里、闫湾、何家寨、孝水、孙旗屯、东马沟、王湾等多处古文化遗址,也为我们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撑。

另据地情文化调查,在今凤凰山(廆山)脚下的石人洼,古时曾叫乔庄。传说古时候乔庄庄主乔公带领家人以养蜂为业,因向龙王求雨丢了性命,后人为了纪念他修了乔公祠。后来民间衍生出很多个石人显灵为路人解危救难的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石人洼老少无人不知,石人洼村名就来源于此。我们很自然会从中联想到:“乔”,繁体为“乔”,“乔”、“蟜”字形相近,读音相通;而且乔公以养蜂为业,正应了有蟜氏的崇拜图腾。再看“乔”字也正与结庐崖头或树枝上的蜂巢象形。石人洼关于石人乔公和乔公祠的传说故事,传递了太多的远古有蟜氏的文化基因,不能说不是炎黄母族有蟜氏故地的又一佐证。

“老家河南”,根在河洛。洛阳地区的华夏根文化脉系丰富,但最为古老的远古根文化,继“河图”“洛书”之后,当属新安境内的黄帝密都青要山。而炎黄母族有蟜氏故地文化的考证,更将大大丰富河洛地区炎黄根文化的内涵,为河洛地区炎黄根文化添光增色,为打造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有力支撑。(新安县地情文化研究会 张友仁)

(责编:刘佳、李昉)

炎黄(3)山海经(8)新安县(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49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