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有道观么?在哪里?谢谢

费县有道观么?在哪里?谢谢,第1张

我找到了一些。

城隍庙:在駉马街西。道教庙宇,主祀城隍神。“城”指的是城墙,“隍”指的是城壕(护城河),在防御敌人入侵和猛兽攻击, 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城隍”功莫大焉。于是城隍神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龙王庙:在儒学东,濒临祊河。道教庙宇,主祀龙王。龙是掌管“兴云布雨”的,庙中祭祀龙王,是为了祈求神祗镇压水患,防止洪涝灾害。同时,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祈求风调雨顺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因此到处都有龙王庙。有河的地方必有龙王庙,有泉水、有深潭的地方也有龙王庙。

东岳庙:在县城西门内。道教庙宇,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

北极庙:在县城北门“瞻蒙门”的北城楼上。道教庙宇,主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水神、司命之神。

关帝庙:在县治西。道教庙宇,供奉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巡查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旅等多种法力。

昭忠祠:在城东北隅。

刘猛将军庙:岁次春、秋仲月上茂日祭。

吕祖庙:在昭忠祠后。

火神祠:在南关西街。

泰山行宫:在县治西北,小鞍子山顶。道教庙宇,主祀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明代万历年间女道士王道元创修,初名“福宁道院”,清代康熙年间重修。

马神庙:在县署东。道教庙宇,每岁九月初一日祭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之神。

南岳殿、老庵、小庵:俱在县署北。

洞真观:在县治西北,城隍庙东。道教庙宇。

玉皇庙:在县东北三里。道教庙宇,主祀玉皇大帝。

苍山神祠:在城南三里,南巩庄村西。道教庙宇,供奉苍山山神。

灵官庙:在县治西。道教庙宇,主祀王灵官。王灵官本名王善,是萨守坚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驱妖压魔,助人升官,保佑仕途通达。从明代起,王灵官的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有灵官庙。

三官庙:在县治西北。道教庙宇,主祀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和水官。民间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一)历史渊源

东明县位居中原、濒临黄河、历史悠久、开发较早,仅县境东部。就有原始社会遗址十多处,如窦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刀、石斧、荆台集文化遗址出土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这些历史文物充分说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繁衍生息。这些古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了3-5米,上层1米左右为战国、秦汉文化层,中间一米为商周文化层,下层属龙山文化层。均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远古十多处遗址的发掘得知,在夏商周时期,境内已有多处地方建立了村庄、城邑。如葵邱、武文、煮枣、吕都等,由于农业发达,城邑并起,这里也就成了各诸候国争先占有的地方。据《春秋左传集解,僖公上》,九年夏公会周公、齐候、宋子、卫候、郑伯、曹伯于葵邱;《读史方舆记要》,“东明县东南五霸岗、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亦日霸王岗”。史称“五霸会诸候”,为纪念葵邱聚会之事,便改此地为五霸岗,1978年五霸岗村出土的明代“会盟记事碑”的碑文刻记有“春秋五霸会盟处也”。

(二)文物古迹

东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但因处黄河冲积平原,多被埋藏地下,损毁者很多。现经多年发掘,有窦固堆古文化遗址、沙固堆古文化遗址、荆台古文化遗址、朱岗寺古文化遗址、庄寨古文化遗址等十多处。均属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及秦汉文化层。还出土了大量石刀、石斧、陶片、陶罐等文物,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有文庙大城殿,始建于1468年、1888年重修、砖木结构。系四角四榨,硬山武、一斗二升五斗拱建筑,进深11米,宽21米,高8.8米,着黄绿色琉璃瓦。殿脊有鲫鱼、海马、滚龙鸡构件,文革中被拆。1986年维修时装上大吻、鲁头、麒麟宣顶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行宫,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泰山圣母殿。原有大殿、后殿及配殿20余间。古墓有孙敦化墓、单雄信葬、陈兵备墓、马军营古墓群等均为县级保护单位。

1、庄寨古文化遗址

在县城北12公里的庄寨村北,紧靠黄河大堤,1600余平方米。遗址北端有庄子墓,南端有庄子观。观中佛金对联:“生于蒙城地,逍遥漆园村”横批“漆园旧泽”。庄子(周)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创始人。大半生在漆园(我县裕州屯村)为吏,著书立说。著有《庄子》三十三篇,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后代一直定居在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正堂曾为庄寨立“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尚存。

2、齐王阁

据《程氏家诸》记载:公元前475年,齐国国王到民间巡视,路过此地,该地有一阁,齐王曾在阁内避过署,故人称此阁为“齐王阁”。后此地村名为齐王集。

3、满城

据县志记载:“满城数村系旧济阳县旧址,汉光武生济阳宫即此”。据传:西汉建于元年(公元前六年),光武帝刘秀生于此(今城关镇满城村),光照一室,满城红光,故名满城。

4、东明县

“七十二牌坊” 明朝立48座,其中有记载古迹的南华遗址坊、户牖旧村坊,二贤故里坊;有颂杨官史功德的汉承相陈平故里碑,忠义坊、大司空坊、太子少保坊、三世宫宝坊、天官大夫坊;有登科及第的进士坊,冲霄坊;有褒奖贞女节妇的乾坤正气坊、贞节坊、节孝坊、节高今古坊、正气维风坊等。至1933年尚存40余座。此后十余年自然损坏一些,1948年黄河抢险时,拆掉一部分。建国后,县城建设又拆除一批,到1965年仅存文庙内的一座棂星坊,只可惜文革中拆除。

5、东明古城

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避河(黄河)患,东明县城从旧城(东昏镇)迁至冤句县故地(今东明集镇)设县。历150余年。迁来后,重修城寨,立四门。东门曰“朝阳”,西门谓“迎爽”,南门叫“户牖”,北门称“东昏”。明洪治三年(1490年)又以东明故地设县,县城设在大单集(今县城),至今已500余年。建城墙七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城门四座。东门匾日“东作”,南门匾写“南讹”,西门匾写“西成”,北门匾书“迎恩”。池深(护城河)一丈五尺,宽六丈余。后经历代修葺,或城墙加高,或城门加多,或炮楼,女墙,池濠者,者在牢固城池。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东明城曾四次解放,城垣渐破,现仅存原址痕迹和护城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41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