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是一种什么东西,最近在报纸上经常看见,它对乙肝滴疗效真滴有那么神奇吗?

珍珠草是一种什么东西,最近在报纸上经常看见,它对乙肝滴疗效真滴有那么神奇吗?,第1张

珍珠草(Phyllanthus urinaria)又名叶下珠,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具有清肝明目、通经解毒之功效。珍珠草是大戟科,油柑属植物,而全球油柑属植物约有600余种之多。珍珠草对B型肝炎的疗效为世界卫生组织在韩国大丘市成立的肝炎研究中心主持人郑泰浩博士所发现,疗效已经临床证实。

珍珠草(Phyllanthus urinaria)为记载于固有典籍之中药方剂,依据本草纲目拾遗篇的记载,珍珠草治小儿百病,及诸疳瘦弱眼欲盲,皆效。珍珠草数百年来用于保肝及治疗肝病,中外文献有许多记载。

1980年代郑泰浩博士因多年研究韩国药草对 B 型肝炎的治疗特性,很快的他便将注意力集中在韩国珍珠草,并发现珍珠草在韩国用于治疗肝病已有好几个世纪,也有被用来当作食用蔬菜的历史记录,随后即开始一连串毒理测试和动物实验,证明了韩国的珍珠草对人体是无害的,不久活体外( in vitro)研究中证明了它对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特性,也因此开始珍珠草在B型肝炎治疗上的研究工作。

从传统经验可知珍珠草供人食用是安全的,1991年郑博士开始进行人体慢性 B 型肝炎带原者治疗,并确定珍珠草抗病毒的特性,因为它降低了血液中HBV-DNA(肝炎病毒DNA)的含量。

1994年郑博士开始与美国康乃尔大学Dr. B.Tennant合作,郑博士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委托以美洲土拨鼠进行了韩国珍珠草的抗病毒研究(美洲土拨鼠Woodchuck 的肝脏是公认最接近人类肝脏,也是最适合研究 B 型肝炎的动物模型),其结果相当令人振奋与鼓舞,也使韩国锦禧决定进一步正式在韩国进行毒性研究及更进一步的临床评估。

韩国锦禧公司成立不久后,30位慢性 B 型肝炎患者于实验室的人体试验已完成,郑博士有关于真珠草的早期著作及这项试验结果均是庆北(Kyungpook)大学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主题,并于1998年12月3日在东京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毒肝炎的预防与控制」会议中提出并也受到WHO当局的正面肯定。

珍珠草〈 Phyllanthus myrtifolius, Moon.〉,又名珠仔草,为 大戟科叶下珠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高约十至四十公分,叶互生,看似复叶,叶腋开出小的单性花雌雄同株〉而小小的果实则排在叶底下,故名。在台湾郊区山野,空地均有其芳踪。

珍珠草为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用于治小儿疳积、肠炎、肝炎等。乙型肝炎被认系高传染性、高恶变率〈肝硬化及肝癌〉、难以根治的顽疾。「世界卫生组织〈WHO〉」设于韩国的「肝炎控制及治疗中心」向来对肝炎研究不遗余力,而该负责人郑泰浩博士,自五百多种珍珠草中选出一些特殊品种,经长期实验证明,可有效治疗乙型肝炎,且不具啥毒性,遂被引进国内使用。所以这种看起来就如同杂草的植物,竟然以小兵立大功,实在令人感到意外。虽不具毒性,但性寒,对某些人而言,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

对于肝炎,预防重于治疗,注重卫生、避免不必要的血液及体液接触,方始根本之道。

珍珠草价值昂贵,可谓寸草寸金。 叶下珠叶微苦甘,性凉,无毒。入肝脾经。内服清热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外用解毒消肿。主治赤白痢疾、暑热腹泻、肠炎腹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夜盲、急性结膜炎、口疮、头疮、风火赤眼、单纯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外治毒蛇咬伤、指头蛇疮、皮肤飞蛇卵、小儿暑疖等。 若果是内热引起的,应该起一点作用。

所属卷:Callicarpa L.

所属科:Verbe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鱼显子

其它中文名:鸦鹊饭(江西)鲤鱼显子、鲤鱼献子(江苏、浙江)、野蛙蟆双子(浙江)、珍珠莲、珍珠草、小叶珍珠风、小号散风柴(浙江)、珍珠风(江苏)、爆竹子(浙江)、止血草、创伤草(江苏)、鸦鹊饭(江西)。

文献来源:Callicarpa cathayana H. T. Chang (1951)Moldenke (1966).

描述字段:灌木,高约1.5米;小枝纤细,圆柱形,灰白色,无毛,有小皮孔,幼枝疏被星状毛。叶纸质,较小,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3/4以上具细锯齿,表面疏被柔毛,散生红色腺点,中脉和侧脉上疏被星状毛,叶背疏被灰白色星状毛,脉上较密,密生红色腺点,侧脉6—8对,侧脉和网脉在叶背隆起;叶柄较短,长1—3毫米或近无柄。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叶腋,纤细,3次分歧,宽约2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和红色腺点;花序柄长5—7毫米;花柄长约2毫米;花萼杯状,花约1毫米,无毛,具红色腺点,萼齿不明显;花冠紫色,长约2毫米,裂片长约0.5毫米;花丝与花冠等长,花药伸出,长约1毫米,顶孔开裂;子房无毛,花柱略长于雄蕊。果球形,紫色,径约2毫米。

分布及生境:产西畴,海拔1100—1200米的石灰岩山地疏林中。我国广西、广东、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均产。我国云南新记录。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江苏、浙江用叶治各种内外出血,并治疖痈、走马牙疳。广西用根叶祛风利湿,散瘀止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13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