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著名的庙宇

泰山著名的庙宇,第1张

一,岱庙,位于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是道教主流会真派圣地。二,位于泰山极顶的玉皇庙,又名玉皇观,古称太清宫,这应该是来的人最多的地方,三,碧霞祠为泰山极顶南侧,原名昭真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四,孔子庙,在泰山玉皇顶西南望吴峰下,里面供奉的是文帝孔圣人。另外还有青帝宫,无极庙等。

岱庙: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 方。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嵯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 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 类古建筑有150余间。主要建筑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铜亭等。庙内古柏参 天,碑碣如林,文物荟萃,游人络绎不绝。 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 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宋真宗、清康熙帝、干隆帝等十二个帝王、帝后曾到过泰山。据说汉武帝7次到泰山,干隆11次到泰山。泰山 自远古起就有封禅活动,据《史记.封禅书》张守义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封禅书》记载:"古者封泰山禅父者七十二家"。 岱庙(东岳庙)是泰山的主庙,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主治人生死及人生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 岱庙是全国东岳庙的主庙,也是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面积96322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天贶殿: 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 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 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琉璃瓦。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 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祀泰山神,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 镇”匾额。东、西、北墙壁上有《泰山神启陛回銮图》,东半部为启陛,右边为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个人的 形象,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 遥参亭:旧称草参亭,为岱庙前亭。古人祭泰山必先至此简单参拜,尔后入庙祭祀。今院内举办了泰安民俗 展。亭院南北长66.2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四周墙壁为红色,二进院落,由山门、掖门、仪 门、正殿及配殿组成。

东岳庙,即岱庙,坐落在泰安城内西北角,历代帝王的封禅大典和对东岳大帝的祭祀均在此举行。始建于汉代,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

整座庙宇建筑规格依照古代帝王宫殿的式样,以南北为中轴,东西为配殿。中轴线上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后载门,东配殿有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配殿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

东岳庙主体建筑为天贶殿。「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宋以后的各朝帝王即在这里祭祀泰山神。殿分九间,重檐八角,彩绘斗拱,琉璃黄瓦,檐下八根大红明柱,四角风铃叮当作响。殿内正中是高大的神龛,里面供奉著东岳大帝塑像。殿的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绘有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的全过程。

庙中碑石林立,文物荟萃,珍藏历代石碑及题刻157块。

泰安东岳庙为东岳大帝的本庙,而全国各地又建有许多东岳大帝的行宫,亦称东岳庙,如北京朝阳门外即有建于元代的东岳庙。

顾军、朱耀廷:《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177页。 中国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471页「华阴西岳庙」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900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